[发明专利]一种3D打印用光固化柔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55757.9 | 申请日: | 2017-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68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赵茜;张洪波;王雁国;王冬冬;陈双双;博尔金海伦;张凌竹 | 申请(专利权)人: | 塑成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83/00 | 分类号: | C08F283/00;C08F220/18;C08F222/14;B33Y70/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和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6 | 代理人: | 谢清萍;姚志远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印 用光 固化 柔性 树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D打印用光固化柔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一种3D打印用光固化柔性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固化柔性树脂的原料组分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单体原料20‑80份、树脂原料30‑70份、引发剂0.3‑3份、消泡剂0.02‑0.08份,流平剂0.03‑1份,颜料0.05‑5份;光固化柔性树脂是将原料组分混合后经低速搅拌、高速搅拌、过筛后制得。该树脂制品具有高断裂伸长率,且强度与硬度适中,硬度在45‑55A,断裂伸长率为100‑160%,具有抗挠曲及成型率高且精度高的优点,能够满足鞋材、印章模型及垫片垫圈制造等产品生产制造需求;并且该制备方法步骤简单高效,具有极佳的推广空间和市场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3D打印用光固化柔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3D打印新材料开发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3D打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各类型打印设备逐渐应用到各个领域,同时,对所用材料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亟需开发出多种多样,性能达标的新材料。光固化型3D打印主要分为SLA和DLP两种,相比SLA成型技术,DLP技术打印时率更高,打印精度可控性相对较差。作为一种较早出现的打印技术,光固化型3D打印以其打印样件精度高,表面光滑且材料利用率高的优点得到广泛认可,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目前,光固化型3D打印技术由于材料种类和优异性能的稀缺,导致光固化型3D打印在各行业应用的局限性。
中国发明专利CN105175651A公开了一种固体橡胶的3D打印光敏树脂材料及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得的光敏树脂打印出实体,断裂伸长率在10-60%之间。中国发明专利CN105175645A公开了一种含有大分子弹性体的3D打印光敏树脂材料及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得的光敏树脂打印出实体,断裂伸长率在51-82%之间。上述方法制得的光敏树脂断裂伸长率,虽高于多数3D打印材料,但仍难以满足鞋材,印章模型及垫片垫圈制造等生产制造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3D打印用光固化柔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该树脂制品具有高断裂伸长率,且强度与硬度适中,硬度在45-55A,断裂伸长率为100-160%,具有抗挠曲及成型率高且精度高的优点,能够满足鞋材、印章模型及垫片垫圈制造等产品生产制造需求;并且该制备方法步骤简单高效,具有极佳的推广空间和市场价值。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为:
一种3D打印用光固化柔性树脂,所述光固化柔性树脂的原料组分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单体原料20-80份、树脂原料30-70份、引发剂0.3-3份、消泡剂0.02-0.08份,流平剂0.03-1份,颜料0.05-5份;
单体原料为一种或多种脂类的混合物;树脂原料为聚氨酯丙烯酸酯类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光固化柔性树脂是将原料组分混合后经低速搅拌、高速搅拌、过筛后制得。
优选的,单体原料包括丙烯酸月桂酯、丙烯酸异癸酯、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二缩三羟甲基丙烷四丙烯酸酯、邻苯二甲酸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中一种或若干种的混合物。
进一步优选地,单体原料为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和二缩三羟甲基丙烷四丙烯酸酯的组合。
优选的,树脂原料为聚氨酯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若干种的混合物。
优选的,引发剂为苯乙酮、a-羟基酮、a-氨基酮、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乙氧基-苯基氧化膦、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氧化膦中的一种或若干种混合物。
进一步优选地,引发剂为苯基氧化膦(BAPO)。
优选的,消泡剂是BYK 055、Airex 986、Foamex 810、BYK 067A中的一种或若干种的混合物。进一步优选的,消泡剂包括BYK 067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塑成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塑成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557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AFS控制器的硬件在环仿真系统
- 下一篇:一种汽车清洗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