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防卧床并发症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55217.0 | 申请日: | 2017-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239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宗文;周红;程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G7/057 | 分类号: | A61G7/057;A61G7/075;A61H23/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2231 | 代理人: | 黄君军 |
地址: | 434023***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防 卧床 并发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防卧床并发症的装置。
背景技术
长期卧床患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患者,这类患者由于体位状态变化的有限性、缺乏活动等因素导致患者出现压疮、下肢肌肉萎缩、深静脉血栓和足下垂等多种并发症。分析原因如下:一是由于患者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的组织破损和坏死,从而导致压疮的发生;二是长期卧床过程中,患者活动量减少,导致血容量相对不足、血液粘滞度增加,增加了血栓的危险性;同时因为活动较少血流缓慢影响了深静脉的血液循环,当血液循环不良的时间超过机体组织受损的代偿时间,就会发生血管内膜的损伤,进一步促进血栓的形成;三是患者长期采取被动卧位或被迫卧位肌肉组织缺乏活动并受压,肌肉组织对于压迫最为敏感,外部压力作用于皮肤2小时后,其皮下组织及肌肉会产生缺血改变,相同压力作用于皮肤6小时后,肌肉完全变性而发生萎缩;四是患者长期卧床、虚弱,不运动或活动少逐渐出现肌肉无力、萎缩,以及及足部不能处于功能位,从而出现垂足。
因此,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预并发症的关键在于使患者的受压组织活血通络、勤翻身及加强全身活动等,目前常采用人工按摩、应用气垫床和协助翻身等方式,使机体受压情况减轻,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但是应用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人工按摩耗时耗力,尤其是护理人员或照顾者工作繁忙时及夜间不能如期进行;二是床垫不透气、无加温和促进肌肉活动的功能;三是患者翻身时,因身体虚弱、无辅助工具等因素使患者翻身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状,提供一种预防卧床并发症装置,以达到预防长期卧床患者并发症的效果。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预防卧床并发症装置,包括:床垫、设于床垫两侧的滑槽、沿所述滑槽滑动的若干伸缩杆、与伸缩杆连接的若干翻身枕,床垫包括本体和紧贴于所述本体底面的脉动热管和水流管道。
本发明的效果是:床垫上体中段的荞麦壳因滚动会对患者起到按摩作用,患者身体热量传到脉动热管,从而启动脉动热管振动,对病人肌体进行按摩,使受压状态减弱,促进受压组织活血通络,可以有效预防压疮,肌肉萎缩,静脉栓塞,通过水温传感器控制系统控制加热丝提高水流管道温度,帮助患者保暖;脚处于脚跟槽依靠于翻身枕可预防垂足和压疮;翻身和排便时灵活运用翻身枕可减少患者搬动,保证患者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预防卧床并发症的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脉动热管和水流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图1中床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图1中伸缩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图1中翻身枕的结构示意图。
图6所示为图5中翻身枕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7所示为图6中翻身枕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中:1—床垫,11—本体,111—上段,112—中段,113—下段,1131—脚跟槽,12—脉动热管,121—加热段,122—绝热段,123—冷却段,1221—热管控制开关,13—水流管道,131—电热丝,132—水温传感器控制系统,2—滑槽,21—底板,22—侧板,23—容置空间,3—伸缩杆,31—滑槽短杆,311—滑头,32—转动节,321—锁扣,33—翻身枕短杆,331—卡扣,4—翻身枕,41—长方形底面,42—长方形侧面,421—伸缩杆固定槽,4211—凸起,43—三角形侧面,431—可脱卸粘条,44—长方形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发明的预防卧床并发症装置:
如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预防卧床并发症的装置,其包括床垫1、设于床垫1两侧的滑槽2、可沿滑槽2滑动的若干伸缩杆3、与伸缩杆3连接的若干翻身枕4。
床垫1包括一本体11和紧贴于本体11下方的脉动热管12和水流管道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大学,未经长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552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水循环功能的鳗鱼养殖池
- 下一篇:一种折叠式医用护理及康复训练两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