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防卧床并发症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55217.0 | 申请日: | 2017-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239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宗文;周红;程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G7/057 | 分类号: | A61G7/057;A61G7/075;A61H23/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2231 | 代理人: | 黄君军 |
地址: | 434023***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防 卧床 并发症 装置 | ||
1.一种预防卧床并发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床垫、设于所述床垫两侧的滑槽、沿所述滑槽滑动的若干伸缩杆、与所述伸缩杆连接的置于所述床垫上的若干翻身枕,所述床垫包括一本体和紧贴于所述本体下方的脉动热管、水流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卧床并发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呈长方体,所述本体沿长边方向分为上段、中段、下段,所述中段内填充物为荞麦壳,所述上段及所述下段的内层填充物为棕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防卧床并发症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段对应人体脚跟处设有内置慢回弹记忆海绵片的脚跟槽。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预防卧床并发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包括一底板和一侧板,所述滑槽与所述本体的侧边结合,形成一个内凹的容置空间,所述底板和所述侧板的外侧设有海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防卧床并发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位于所述滑槽上,所述伸缩杆外套有可拆卸的海绵套,所述伸缩杆包括一转动节和与所述转动节相固定的滑槽短杆、翻身枕短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防卧床并发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短杆远离所述转动节的一端设有一滑头,所述滑头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翻身枕短杆远离所述转动节的一端设有一卡扣,所述翻身枕短杆沿所述转动节转动,与所述滑槽短杆形成一定角度,所述转动节上设有一锁扣,用于限制所述翻身枕短杆的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预防卧床并发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身枕置于所述床垫上,内芯采用海绵制成,所述翻身枕长宽高尺寸为20cm*30cm*25cm,坡度为30度,所述翻身枕上设有可脱卸粘条,所述翻身枕之间通过所述可脱卸粘条相互固定,所述翻身枕上设有连接所述伸缩杆的伸缩杆固定槽,所述伸缩杆固定槽内设有与所述翻身枕短杆尾端的卡扣相对应的凸起,所述卡扣与所述凸起相配合,使所述翻身枕与所述伸缩杆相固定,所述翻身枕外套有可脱卸的布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卧床并发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动热管由铝制成,管径为3mm,所述脉动热管内工质为适量的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和浓度50%的乙醇,充液率为50%。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预防卧床并发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动热管有两套,所述脉动热管分为加热段、绝热段和冷却段,所述加热段呈毛细管弯曲蛇形结构,两套所述脉动热管的所述加热段相对的设置于所述本体底面的中心位置,所述冷却段位于所述本体底面长边的两端,所述绝热段连接所述加热段及所述冷却段,所述绝热段上设有用于控制所述脉动热管的热管控制开关。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预防卧床并发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流管道呈环形,注有普通水,且与所述加热段紧贴设置,所述水流管道内设有一电热丝,且所述电热丝与一水温传感器控制系统相连接,所述水流管道上设有可用于检查及加注水的活塞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大学,未经长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5521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水循环功能的鳗鱼养殖池
- 下一篇:一种折叠式医用护理及康复训练两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