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门板焊接生产线及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54001.2 | 申请日: | 2017-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25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温雷;刘奇;刘启村;王亮;代潮涌;石挺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三环汽车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0/10 | 分类号: | B23K20/10;B23K20/26;B25J9/16;B25J11/00;B25J19/00 |
代理公司: | 11429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邓佳<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门板 焊接 生产线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门板焊接生产线及生产方法。一种门板焊接生产线,包括机器人控制柜、PLC控制柜、第一工作台、第二工作台、第三工作台、第四工作台、第一自动换枪台、第二自动换枪台和机器人行走区域;第一工作台、第二工作台、第三工作台和第四工作台依次顺时针对称分布于所述机器人行走区域左右两侧,第一工作台、第二工作台、第三工作台和第四工作台都分为靠近所述机器人行走区域的工作区域,和远离所述机器人行走区域的上下件区域,工作区域和上下件区域之间设有门板传递装置。其优点是:采取超声波焊接机器人进行焊接操作,生产线结构设计巧妙,实现全自动化,生产效率高,节约大量人力物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门板焊接生产线及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自动化的发展,对门板、壁板的加工精度、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门板的生产线中包含冲床、折弯机及其上下料装置,其余部分还有实现自动化而集成到整条生产线中。因此,门板在生产过程中动作不连贯,很多工序需要手工操作,这就制约了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另外,由于其余工序没有集成到生产线上,以及生产线中的各工序之间也没有实现自动化周转运输,导致物料需要在不同的设备之间进行周转,这不仅增加了操作工的劳动强度,增加了人工成本,而且效率较低,并且在周转过程中物料还会产生损耗,进一步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同时,超声波焊接机器人是一种高度自动化的超声波焊接设备.采用机器人代替手工超声波焊接作业是超声波焊接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是提高超声波焊接质量、降低成本、改善工作环境的重要手段。机器人超声波焊接作为现代制造技术发展的重要标志己被国内许多工厂所接受,并且越来越多的企业首选超声波焊接机器人作为技术改造的方案。
因此,采取超声波焊接机器人的门板焊接生产线急被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门板焊接生产线及生产方法,采取超声波焊接机器人进行焊接操作,生产线结构设计巧妙,实现全自动化,生产效率高,节约大量人力物力。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门板焊接生产线,包括机器人控制柜、PLC控制柜、第一工作台、第二工作台、第三工作台、第四工作台、第一自动换枪台、第二自动换枪台和机器人行走区域;
第一工作台、第二工作台、第三工作台和第四工作台依次顺时针对称分布于所述机器人行走区域左右两侧,其中,第一工作台和第二工作台位于所述机器人行走区域左侧,第三工作台和第四工作台位于所述机器人行走区域右侧;第一工作台、第二工作台、第三工作台和第四工作台都分为靠近所述机器人行走区域的工作区域,和远离所述机器人行走区域的上下件区域,工作区域和上下件区域之间设有门板传递装置;
所述机器人行走区域靠近第一工作台、第二工作台、第三工作台和第四工作台靠近的位置分别为第一工作位置、第二工作位置、第三工作位置和第四工作位置;第二自动换枪台、第一自动换枪台分别位于所述机器人行走区域的前端和后端;
所述机器人行走区域包括第一机器人、第二机器人和行走路线,所述第一机器人的工作初始位置为第一工作原点,所述第一工作原点位于第一工作台和第四工作台之间,所述第二机器人的初始位置为第二工作原点,所述第二工作原点位于第二工作台和第三工作台之间,第一机器人和第二机器人都是超声波焊接机器人;
行走路线包括第一机器人行走的第一轨道和第二机器人行走的第二轨道,第一机器人下方和第二机器人下方均设置行走装置,所述第一轨道包括从第一工作原点分别通向第一工作位置、第四工作位置和第一自动换枪台的直线轨道,所述第二轨道包括从第二工作原点分别通向第二工作位置、第三工作位置和第二自动换枪台的直线轨道;
所述机器人控制柜用于控制所有的电源,所述PLC控制柜用于控制所有工作程序。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作如下改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三环汽车工程塑料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三环汽车工程塑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540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