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设定与产品的异常相关的变量的判定值的生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53219.6 | 申请日: | 2017-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053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藤井钟多;齐藤总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那科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范胜杰;曹鑫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设定 产品 异常 相关 变量 判定 生产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设定与产品的异常相关的变量的判定值的生产系统。生产系统具备连接到机械控制装置以及检查控制装置的单元控制装置。单元控制装置包含存储制造机械的状态的数据、环境的状态的数据以及产品的检查结果的数据的存储部。单元控制装置包含当检查结果中产生了异常时,根据产品的检查结果与制造机械的状态的数据以及环境的状态的数据之间的关联,选择与异常相关的变量的关联分析部和设定与异常相关的变量的判定值的判定值设定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制造产品的制造机械的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已知通过机器人以及机床等制造机械来制造产品。在制造工厂中,已知通过由制造机械进行部件的加工、搬运等作业来提高生产性。在制造工厂中使用不同种类的制造机械,或使用多台相同的制造机械。在使用多个制造机械时,多个制造机械分担作业来制造产品。
在日本特开平5-12302号公报中,公开有自动地重新设定与制造业中的生产有关的基准值的装置。记载有该装置根据来自制造现场的作业时间以及设备的运转时间等的实绩信息,来改变对在制造现场的实绩进行管理的管理表格中所包含的基准值。
在产品的制造工序中,存在实施由制造机械进行了作业的产品的检查的检查工序。在检查工序中,在制造工序的中途或最终工序中由检查装置实施产品的检查。然而,当在预定的制造工序中实施产品的检查时,针对所需的最低限度的项目实施检查。也就是说,针对选择出的项目实施检查,而不是针对所能想到的全部事项来实施检查。因此,在制造工序中的检查中可能存在即使产品中发生了异常也无法发现异常的情况。当产生了制造缺陷的部分与检查的项目无关时,异常未通过检查装置被检测出而移至下一个制造工序。
另一方面,在产品的设计时,能够设置在制造工序中可以检测的变量(参数)的基准。不过,在检查工序中存在很多可以检测的变量。因此,针对可以检测的很多变量没有设置判定值而未实施检查。另外,在不清楚检查工序中可以检测的参数与产品的缺陷的产生之间的关系时,本来也很难设置判定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生产系统具备制造由多个部件构成的产品的制造机械。生产系统具备检测制造机械的状态的机械状态检测器、检测制造机械的周围的环境的状态的环境状态检测器、检查由制造机械所制造出的产品的检查装置。生产系统具备连接到制造机械的控制装置以及检查装置的控制装置的制造管理装置。制造管理装置包含存储制造机械的状态的数据、环境的状态的数据以及产品的检查结果的数据的存储部。制造管理装置包含当检查结果中产生了异常时,根据产品的检查结果与制造机械的状态的数据以及环境的状态的数据之间的关联,选择与异常相关的变量的关联分析部。制造管理装置包含设定与异常相关的变量的判定值的判定值设定部。
在上述发明中,能够将判定值设定部形成为通过强化学习来更新判定值。判定值设定部可以包含:取得制造机械的状态的数据、环境的状态的数据以及产品的检查结果的状态观测部;以及根据制造机械的状态的数据、环境的状态的数据以及产品的检查结果,对于在设定了判定值时的回报进行设定的回报计算部。判定值设定部可以包含根据状态观测部所取得的数据以及由回报计算部所计算出的回报,更新行为的评价函数的函数更新部。
在上述发明中,判定值设定部可以包含根据由函数更新部更新后的评价函数来设定变量的判定值的意图决定部。
在上述发明中,可以具备经由网络连接到制造管理装置的外部存储装置。可以将外部存储装置形成为能够存储与制造机械的状态的数据、环境的状态的数据以及产品的检查结果的数据不同的其他数据。判定值设定部可以根据其他数据来设定变量的判定值。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中的生产系统的框图。
图2是实施方式中的生产系统的单元控制装置的框图。
图3是示意地表示神经元的模型的图。
图4是示意地表示组合神经元来构成的三层的神经网络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发那科株式会社,未经发那科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532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