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松茸的保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52632.0 | 申请日: | 2017-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190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聚禅现代农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B9/20 | 分类号: | A23B9/20;A23B9/26;A23B9/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鲜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保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松茸的保鲜方法。
背景技术
松茸(Tricholoma matsutake)又名松菇、松菌、松口蘑等,属伞菌目(Agaricales)、白蘑科(Tricholomataceae)、白蘑属(Tricholoma),是名贵野生食用菌之一。松茸营养丰富,粗蛋白含量达11%,含有17种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为24.73%,粗纤维6.28%,另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在药理作用方面,其具有抗肿瘤、降糖、增加肠胃运动功能等作用。但是松茸子实体多采自山区,含水量较高且组织脆嫩不易储藏,在采集并放置8h后随着颜色变黑质量也发生变化,原有芳香味约2/3及新鲜度的1/3至2/3受到损失。在放置24h后,仅剩下20%的芳香味及新鲜度。目前,松茸以市场鲜销出口日本为主,但新鲜菇体含水率较高,采后易氧化褐变和受微生物侵染,产生萎蔫、变色、生霉以及腐烂变质等现象,松茸菇的商品价值易降低。特别是生长季节过后,市场上就不会有新鲜松茸销售,只能买到盐渍松茸、冰冻松茸、干片松茸等加工产品,这些传统的加工方法都较大程度地破坏了新鲜松茸特有的香味及风味,营养价值严重下降,影响松茸的异地销售和对外贸易,制约松茸产业的发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松茸的保鲜方法,以期达到在降低松茸的呼吸强度,减少营养成分的消耗,保持松茸原有风味和外观品质的同时延长松茸贮藏保鲜期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松茸的保鲜方法,所述方法为选取无机械损伤的松茸子实体,洗净沥干置于保鲜仓,急速冷冻至-10~-16℃并维持5~8h;然后升温至2-6℃,调节湿度85-90%;接着以1Pa/min的速度降低保鲜仓的气压至900~1450Pa并通入以1:1~3:96~98混合的O2、H2、N2,待加工或销售时取出即可。
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方法中松茸子实体洗净的方法为用20~25℃水浸泡5~8min。
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20~25℃水为0.6~0.9%的淡盐水。
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20~25℃水为5-8%的柠檬水。
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方法中保鲜仓的气压为1250Pa。
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方法中O2、H2、N2的比例为1:2:97。
减压保鲜技术是一项无污染的物理技术,原理是对真空室连续抽出空气,同时连续送进接近饱和的低压新鲜空气,进入真空室的空气将发生急剧膨胀,果蔬呼吸热和传热能力、乙烯生成量将被抑制90%以上;极低的O2和CO2含量能有效阻止微生物尤其是好氧真菌的生长、导致包装内的昆虫死亡而保藏物组织本身不会造成缺氧伤害。
气调贮藏是利用适当的包装材料及包装方法来调节贮藏环境中气体成分浓度,从而控制松茸的呼吸作用、水分散失及生理生化变化。可通过人工或自然累积改变包装环境内气体成分浓度,并根据所包装食用菌的呼吸特性和包装材料的渗透性选择合适的塑料薄膜,建立起在不损害食用菌新陈代谢的条件下尽可能降低其呼吸率的最佳包装,并维持其动态平衡,从而达到保鲜及保质的目的。
本发明通过急速冷冻的方法迅速降低松茸含水率,然后减压处理使冷藏室空气发生急剧膨胀,抑制松茸子实体呼吸热和传热能力、乙烯生成量;另外O2、H2、N2混合气体的通入可帮助维持松茸子实体的低呼吸强度,控制其水分散失及生理生化;同时利用温淡盐水或柠檬水浸泡子实体在起到杀菌作用的同时还可进一步降低营养成分的消耗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松茸保鲜方法可降低松茸的呼吸强度,减少营养成分的消耗,保持松茸原有风味和外观品质的同时延长松茸贮藏保鲜期的效果;成本低廉、安全环保,在松茸保鲜方面具有较大推广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松茸呼吸强度变化
图2松茸可溶性总糖含量变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聚禅现代农业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聚禅现代农业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526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农用小麦烘干装置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玉米防谷牛虫的储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