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牧场褐色酸牛奶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47729.2 | 申请日: | 2017-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190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谢明志;程德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园乳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C9/13 | 分类号: | A23C9/13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7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牧场 褐色 酸牛奶 生产 方法 | ||
1.一种牧场褐色酸牛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生鲜牛乳选用、验收,(2)净乳、冷却,(3)配料,(4)褐变、冷却,(5)复配,(6)板式巴氏杀菌,(7)冷却、均质,(8)菌种添加、发酵,(9)冷却、无菌包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牧场褐色酸牛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1)、生鲜牛乳选用、验收:选用自有牧场养殖基地健康奶牛,从健康牛乳房用机械化榨乳设备榨取的新鲜牛奶,检验生鲜牛乳中所含的蛋白质、脂肪、非脂乳固体、密度和酸度,验收标准符合GB1930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合格鲜乳在2-4℃下进行冷链储存;
(2)、净乳、冷却:将验收合格牛乳通过过滤机,过100-120目滤网,将牛乳中的尘埃等杂质去除,再将牛乳经离心静乳机离心静乳,控制温度为4-30℃,以6000-7000rpm的速度离心,去除牛乳中非乳细胞等杂物,再冷却至2-4℃,待用;
(3)、配料:将净乳牛乳分为两份,其中一份为牛乳总量的78-82%,倒入配料罐,经板式换热器换热升温到40-60℃,加入其重量份的4-8%还原糖搅拌15-25分钟,待用;
(4)、褐变、冷却:将搅拌均匀牛乳经板式换热器升温至118-120℃,保温900-960秒发生美拉德反应,得褐变牛乳基料,经换热器降温冷却至2-5℃,待用;
(5)、复配:将净乳牛乳剩余份数,倒入配料罐,经板式换热器换热升温到40-60℃,每1000重量份牛乳中加入下列重量份的配料:葡萄籽油10-25、蔗糖20-50、复合稳定剂12-18,剪切搅拌20-30分钟,再与褐变牛乳基料复配,在15-20MPa压力下均质;
(6)、板式巴氏杀菌:将复配均质牛乳采用板式杀菌机在90-95℃下保温杀菌280-300秒;
(7)、冷却、均质:将保温杀菌后的牛乳经板式换热器换热降温冷却至45±4℃,在15-20MPa下再次均质,得发酵基乳;
(8)、菌种添加、发酵:按发酵基乳体积与发酵剂重量比计,将0.01-0.05g/L直投式发酵剂接入到发酵基乳中,搅拌15-20分钟,再在41-46℃下静置发酵4-5小时,至酸度达到70-80°T后,终止发酵,待用;
(9)、冷却、无菌包装:将发酵酸乳冷却至18-20℃,至后熟,灌装并密封在已杀菌的容器内,并采用无菌包装机进行包装,置于2-8℃下贮藏,即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牧场褐色酸牛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还原糖选自葡萄糖、果糖、低聚果糖、麦芽糖、甘露糖、木糖醇、阿拉伯糖、乳糖和低聚半乳糖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牧场褐色酸牛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的复合稳定剂包括变性淀粉、海藻酸丙二醇酯、甜菜纤维、海藻糖,所述的由质量比15-20:60-70:5-15:3-5的变性淀粉、海藻酸丙二醇酯、甜菜纤维、海藻糖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牧场褐色酸牛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8)所述的直投式发酵剂包括乳双歧杆菌、嗜热链球菌、嗜酸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所述的乳双歧杆菌、嗜热链球菌、嗜酸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质量比为1:1-3:1-2: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园乳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华园乳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4772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