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量亚音三维非定常流场的动态温度压力组合探针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47116.9 | 申请日: | 2017-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898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马宏伟;马融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9/06 | 分类号: | G01M9/06;G01D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量 三维 非定常流场 动态 温度 压力 组合 探针 | ||
本发明属于温度、压力测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测量亚音三维非定常流场的动态温度压力组合探针,包括探针头部、支杆,探针头部为楔顶圆柱体,其内部封装4支动态压力传感器、安装1支动态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头部露出楔顶斜面,在探针头部表面的同一侧开有4个互不相通的压力感受孔,分别与探针头部内的4个动态压力传感器连通,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的线缆通过探针支杆内通道引出探针尾部。与现有的流场测试探针相比,本发明经过校准风洞标定,能同时测得亚音速来流的温度、总压、静压、偏转角、俯仰角、马赫数和三维速度分量随时间的变化,为叶轮机实验提供了一种高效、准确、全面测量亚音三维非定常流场参数的手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温度、压力测试技术领域,涉及亚音速三维非定常流场的动态温度、动态压力测量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测量亚音三维非定常流场的动态温度压力组合探针,适用于叶轮机械进口、出口和级间亚音速三维动态流场的测试。
背景技术
进口流场存在动态温度、动态压力组合畸变会严重影响航空发动机压气机、风扇气动性能,甚至造成发动机失速、喘振,研究动态温度、动态压力组合畸变的影响机理,迫切需要对存在动态温度、动态压力组合畸变的压气机、风扇进口、级间、转子出口亚音速三维动态流场进行测量。目前只能采用动态压力传感器测量动态压力信号,采用小惯性热电偶测量动态温度信号,采用常规的稳态压力探针测量总压分布,不能提供更多的三维非定常流场信息,急需更有针对性的测量手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动态温度、动态压力组合畸变影响机理研究中测量手段不足问题,提供了一种测量亚音三维非定常流场的动态温度压力组合探针,与现有的流场测试探针相比,能同时测得亚音速来流的温度、总压、静压、偏转角、俯仰角、马赫数和三维速度分量随时间的变化。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1、一种测量亚音三维非定常流场的动态温度压力组合探针,其特征在于:包括探针头部(1)、支杆(2),所述探针头部(1)包括共底面的圆柱体(3)、圆柱斜切体(4),其内部封装4支动态压力传感器、安装1支动态温度传感器,动态温度传感器头部(5)露出圆柱斜切体(4)的斜面(6);在探针头部(1)表面的同一侧开有4个互不相通的压力感受孔,其中在探针头部(1)的圆柱斜切体(4)的斜面(6)上,温度传感器头部(5)的前下方,开有一个压力感受孔,为上孔(7),在探针头部(1)圆柱体(3)侧面上开有3个压力感受孔,分别为左孔(8)、中孔(9)、右孔(10),4个压力感受孔分别与探针头部(1)内的4个动态压力传感器连通。
2、进一步,探针支杆(2)为圆柱体,其内部开有圆型管道,探针头部(1)内封装的4支动态压力传感器、1支动态温度传感器的线缆(11),通过探针支杆(2)内的管道引出探针尾部。
3、进一步,探针头部(1)圆柱斜切体(4)的斜面(6)与圆柱体(3)轴线的夹角为30°至54°。
4、进一步,上孔(7)的直径为0.6毫米至1.5毫米,上孔(7)圆心与斜面(6)圆弧最低点的距离为1毫米至5毫米。
5、进一步,左孔(8)、中孔(9)、右孔(10)的直径为0.6毫米至1.5毫米,中孔(9)圆心与斜面(6)圆弧最低点的距离为1毫米至5毫米。
6、进一步,动态温度传感器头部(5)中心线、上孔(7)中心线、中孔(9)中心线、探针头部(1)圆柱体(3)的轴线在同一个平面上,左孔(8)、右孔(10)沿该平面对称分布,左孔(8)和右孔(10)中心线夹角为60°到100°。
7、进一步,探针头部(1)圆柱体(3)轴线与探针支杆(2)轴线重合。
8、进一步,所述的探针头部(1)圆柱体(3)直径为4.5毫米至8毫米,长10毫米至50毫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471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