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光泽度消光雾度分布可控BOPP薄膜以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46427.3 | 申请日: | 2017-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207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范智勇;张步海;刘志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金田塑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36 | 分类号: | B32B27/36;B32B27/18;B32B7/12;B32B3/30;B32B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泽 光雾 分布 可控 bopp 薄膜 以及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薄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光泽度消光雾度分布可控BOPP薄膜以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低雾度BOPP薄膜是特种BOPP薄膜的一种,薄膜超透明,可用来制袋,纸塑复合、印刷及做粘胶带基材,其特点是薄膜的雾度很小(雾度小于0.3%)。超透明薄膜制成的包装袋,透明度非常高,表面光滑,富有光泽,使其内部包装的高档产品与外界几乎没有任何的阻隔感。经过印刷后的超透膜产品印刷部分和非印刷部分之间色彩对比强烈,具有极强的层次感。超透明粘胶带所具有的高透明性使其广泛用于装饰装潢,高档产品包装封条和标签上。
普通的BOPP薄膜雾度一般在1.5%左右,雾度主要受到树脂的特性,添加剂的含量,以及薄膜加工过程中结晶的大小影响。目前市场上的低雾度薄膜主要是在薄膜中添加透明成核剂来降低薄膜雾度,但是透明成核剂价格非常昂贵,而且加入透明成核剂在挤出机长时间加温后易产生碳化现象,影响产品的稳定性;且现有的低雾度薄膜防伪标志设置不合理,容易仿冒,防伪性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置合理,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稳定、低雾度、使用寿命长且防伪性好的低光泽度消光雾度分布可控BOPP薄膜以及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低光泽度消光雾度分布可控BOPP薄膜,包括基膜层,所述基膜层的上表面上固定设置有消光层,所述消光层的上表面上固定设置有防刺穿层,所述防刺穿层的上表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防雾层,所述基膜层的下表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二防雾层,所述消光层由消光剂喷涂而成,消光剂为聚丙烯、滑石粉、偶联剂以及聚乙烯组成,所述第一防雾层和第二防雾层的厚度均为0.01mm—0.12mm;
所述的低光泽度消光雾度分布可控BOPP薄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制备基膜层:以二元酸和二元醇为主要原料,采用直接酯化法通过酯化反应和缩聚反应制备低雾度双向拉伸聚酯薄膜用聚酯;其中酯化反应时加入抗粘结剂和催化剂,缩聚反应时加入稳定剂,所述的抗粘结剂为滑石、碳酸钙、硫酸钡或高岭土;
(2)在基膜层的上表面上喷涂聚丙烯、滑石粉、偶联剂以及聚乙烯组成的消光剂,并涂覆有胶水后粘接构成消光层;
(3)在消光层的上表面上粘接有防刺穿层;
(4)在防刺穿层的上表面上粘接第一防雾层;
(5)在基膜层的下表面上粘接第二防雾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取薄膜时无须再添加其他抗粘结剂,其雾度值比常规同类产品低30%以上,抗粘结性与常规同类产品相当;结构设置合理,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稳定、低雾度和使用寿命长。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催化剂为锗、锑或钛化合物,其加入量为聚酯质量的0.05%。
本发明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抗粘结剂加入前先在二元醇中分散成质量浓度为50%的悬浮液。
本发明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抗粘结剂分散时还加入分散剂;且分散剂为多聚磷酸钾,其加入量为抗粘结剂质量的0.6%。
本发明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抗粘结剂的平均粒径为4.5~10.0μm。
本发明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稳定剂为磷酸三苯酯或磷酸三乙酯,其加入量以磷计为聚酯质量的30ppm。
本发明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刺穿层由含玻璃纤维的尼龙材料制作而成,且防刺穿层的厚度为0.005—0.12mm。
本发明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防雾层和第二防雾层均为防雾薄膜层,且第一防雾层和第二防雾层的厚度均采用0.01mm。
本发明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防雾层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置物凹槽,所述置物凹槽内设置有金属油墨层,所述金属油墨层的上表面上激光雕刻有微缩的防伪信息。通过本设置,金属油墨层具有金属光泽,防伪信息采用微缩技术制作而成,仿冒难度大,防伪性好。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低光泽度消光雾度分布可控BOPP薄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制备基膜层:以二元酸和二元醇为主要原料,采用直接酯化法通过酯化反应和缩聚反应制备低雾度双向拉伸聚酯薄膜用聚酯;其中酯化反应时加入抗粘结剂和催化剂,缩聚反应时加入稳定剂,所述的抗粘结剂为滑石、碳酸钙、硫酸钡或高岭土;
(2)在基膜层的上表面上喷涂聚丙烯、滑石粉、偶联剂以及聚乙烯组成的消光剂,并涂覆有胶水后粘接构成消光层;
(3)在消光层的上表面上粘接有防刺穿层;
(4)在防刺穿层的上表面上粘接第一防雾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金田塑业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市金田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464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