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墨烯改性纳米金属导电油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43315.2 | 申请日: | 2017-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74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车云霞;吕艳红;李智璐;刘贝贝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瑞利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1/52 | 分类号: | C09D11/52;C09D11/107;C09D1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 改性 纳米 金属 导电 油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导电油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石墨烯改性纳米金属导电油墨。
背景技术
导电油墨是用导电材料(金、银、铜和碳)分散在连结料中制成的糊状油墨,俗称糊剂油墨。具有一定程度导电性质,可作为印刷导电点或导电线路之用。金系导电墨、银系导电墨、铜系导电墨、碳系导电墨等已达到实用化,用于印刷电路、电极、电镀底层、键盘接点、印制电阻等材料。
近年来,将导电油墨涂覆在柔性的聚合物薄膜表面的成型技术已在电暖气、无线射频识别、印制线路板、电子屏显示器、传感器、太阳能电池及薄膜开关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导电油墨能直接在基材上印刷线路来替代目前流行的蚀刻工艺,具有工序小、成本低、环境友好,产品耗能低等的特点。
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普通的导电油墨已经不能满足现状,急需开发一种新型的、性能更加优良的导电油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性能好且成本更低的石墨烯改性纳米金属导电油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发明提供一种石墨烯改性纳米金属导电油墨,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包括以下成分:
作为优选,所述导电材料为40~50nm的纳米铜微粒。
作为优选,所述石墨烯复合纳米金属颗粒为石墨烯复合纳米铜颗粒、石墨烯复合纳米金颗粒、石墨烯符合纳米银颗粒、石墨烯复合纳米铁颗粒、石墨烯复合纳米铝颗粒中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料为水性丙烯酸树脂和水性聚氨酯树脂按重量比2:3混合组成。
作为优选,所述溶剂为甲醇、乙醇、异丙醇、丙二醇、乙酸乙酯、甲酸乙酯、丁酮和环己酮中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优选,所述助剂为润湿剂、消泡剂、分散剂、pH调节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发明制得的石墨烯改性纳米金属导电油墨中金属较传统导电油墨低含量低,成本较低廉,导电性能较好。
2、本发明制得的石墨烯改性纳米金属导电油墨附着力强、柔韧性好且硬度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本发明提供一种石墨烯改性纳米金属导电油墨,按照重量份数包括以下成分:导电材料10~30份,石墨烯复合纳米金属颗粒1~10份,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1~5份,有机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1~5份,连接料45~80份,溶剂~20份,助剂1~5份。发明人做了大量实验得出,综合考虑性能及成本得出,这其中导电材料选用直径为40~50nm的纳米铜微粒;石墨烯复合纳米金属颗粒选择石墨烯复合纳米铜颗粒、石墨烯复合纳米金颗粒、石墨烯符合纳米银颗粒、石墨烯复合纳米铁颗粒、石墨烯复合纳米铝颗粒中的一种或几种;连接料为水性丙烯酸树脂和水性聚氨酯树脂按重量比2:3混合组成;溶剂为甲醇、乙醇、异丙醇、丙二醇、乙酸乙酯、甲酸乙酯、丁酮和环己酮中的一种或几种;助剂为润湿剂、消泡剂、分散剂、pH调节剂,因为助剂选用的为常规试剂,所以不做过多解释说明。下面,发明人就不同重量份数的不同材料选择得到的不同效果做具体解释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石墨烯改性纳米金属导电油墨,是由19份纳米银微粒、2份石墨烯复合纳米铜颗粒、2份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2份有机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24份水性丙烯酸树脂、36份水性聚氨酯树脂、13份异丙醇、0.5份润湿剂、0.5份消泡剂、0.5份分散剂和0.5份pH调节剂制备而成。
实施例2
一种石墨烯改性纳米金属导电油墨,是由18份纳米铜微粒、1份石墨烯复合纳米铜颗粒、1份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0.5份有机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26份水性丙烯酸树脂、39份水性聚氨酯树脂、11份乙酸乙酯、1份润湿剂、1份消泡剂、1份分散剂和0.5份pH调节剂制备而成。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瑞利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瑞利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433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墨烯快干导电油墨
- 下一篇:一种硝基漆白色浆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