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农作物植株不可食用部分萃取移除重金属的土壤修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40196.5 | 申请日: | 2017-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144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发明(设计)人: | 赵会薇;刘伊明;李菊梅;茹淑华;杨风霞;吕玮;李军虎;卢川;李悦有;翟黎芳;李英钗;高振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半干旱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B09C1/00 | 分类号: | B09C1/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开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3127 | 代理人: | 喻慧玲 |
地址: | 050051 河北省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农作物 植株 不可 食用 部分 萃取 重金属 土壤 修复 方法 | ||
1.一种利用农作物植株不可食用部分萃取移除重金属的土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选用具有萃取重金属性能的农作物品种,通过增加种植密度的种植方式,在农田上进行土壤修复种植,利用农作物植株不可食用部分萃取重金属,并对农作物植株不可食用部分进行集中处理,使重金属从土壤中移除,同时收获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可食用部分;所述农作物品种的萃取重金属性能表现为植株的不可食用部分萃取重金属的含量分别不低于Cr2.0mg/kg、Ni20.0mg/kg、Cd0.7mg/kg、Pb10.0mg/k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农作物植株不可食用部分萃取移除重金属的土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农作物包括粮食作物、蔬菜作物、水果作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农作物植株不可食用部分萃取移除重金属的土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农田为重金属尚清洁土壤或重金属轻微污染土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农作物植株不可食用部分萃取移除重金属的土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加种植密度的种植方式中种植密度较当地常规种植密度增加3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农作物植株不可食用部分萃取移除重金属的土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筛选农作物品种:将当地种植的农作物审定品种在重金属污染的试验土壤中种植,进行筛选试验,依据收获的各农作物植株不可食用部分萃取重金属的含量与可食用部分萃取重金属的含量,选择具有萃取重金属性能的农作物品种,用作土壤修复的种植品种;
b、土壤修复:切断导致农田重金属含量增加的重金属污染源,将筛选得到的农作物品种,以增加种植密度的种植方式,在农田上进行土壤修复种植,收获农作物植株不可食用部分和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可食用部分,将农作物植株的不可食用部分进行焚烧处理,降低土壤中重金属含量,通过农作物的反复种植,完成对土壤的修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农作物植株不可食用部分萃取移除重金属的土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筛选试验包括以下步骤:
a1、采用五点取样法对试验土壤取样,测定试验土壤中Cr、Ni、Cd、Pb元素含量;
a2、将不同品种的农作物种植在试验土壤上,待农作物成熟,采用五点取样法采集农作物植株,分离出不可食用部分和可食用部分,杀青并烘干、粉碎、消解后,测定不可食用部分中Cr、Ni、Cd、Pb元素含量和可食用部分中Cr、Ni、Cd、Pb元素含量;
a3、依据不同品种农作物植株的不可食用部分萃取重金属的含量、可食用部分萃取重金属的含量,按照筛选标准,选择用作萃取移除重金属的农作物品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农作物植株不可食用部分萃取移除重金属的土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所述农作物的土壤修复种植包括以下步骤:
b1、播种、前期肥水及病虫害防治管理:播前浇足底墒水、施足底肥,足墒播种,采用机播方式,等行距种植,行距10cm,播深3-5cm;出苗后查苗、补苗,保证苗全;
b2、中后期肥水及病虫害防治管理;拔节期追肥,浇灌好拔节水、抽穗水;
b3、收获及取样检测:收获农作物植株,对不可食用部分、可食用部分、土壤均取样检测Cr、Ni、Cd、Pb元素含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半干旱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未经国家半干旱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4019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