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源阵列天线的信号处理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39038.8 | 申请日: | 2017-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179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曾宪祥;刘重军;刁穗东;龚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0404 | 分类号: | H04B7/04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源 阵列 天线 信号 处理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源阵列天线的信号处理方法和装置,用以降低有源阵列天线的体积以及结构复杂度。本发明实施例中,阵列控制模块确定核心网方向传来的第一基带数据所属的波束以及第一基带数据对应的发送/接收T/R模块;其中,一个T/R模块包括多个天线振子;阵列控制模块从第一基带数据中确定出待合并的第一基带数据,待合并的第一基带数据属于同一波束且对应于同一T/R模块的同一时刻的第一基带数据;阵列控制模块将待合并的第一基带数据进行合并;阵列控制模块将合并后的第一基带数据发送给相应的T/R模块,以使T/R模块将合并后的第一基带数据处理为第一射频信号后通过多个天线振子向外发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源阵列天线的信号处理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从20世纪80年代起,天线理论和技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有源天线,特别是有源阵列天线的深入研究和广泛使用。
由有源电路与天线阵列中的每一个辐射单元或子阵通道直接连接而组成的接收或发射电磁波的系统即为有源阵列天线,每个有源单元除了作为辐射/接收单元,辐射/接收电磁信号之外,还作为电路的一部分,具有谐振、滤波、功率放大等作用。有源阵列天线是今后天线阵列设计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后续天线系统小型化,智能覆盖,绿色基站的重要发展方向。
有源阵列天线具有较为优异的性能。如很容易对信号进行处理从而进行各种波束赋形,并可以实时调整,具有快速识别覆盖目标和自适应抗干扰的能力。有源阵列消除了馈线系统的损耗,大大提高了发射机功率的有效性。在有源单元出现故障后,具备自适应调整的能力,仍然保持良好覆盖;并且通过节能降低了有源器件的温度,提高了有源器件的可靠性。因此,有源阵列天线在雷达、通信、电子对抗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目前有源阵列天线设备收发通道通常采取的实现形式中,一个天线振子对应一个T/R(Transmit/Receive,发送与接受)模块,当构成有源阵列天线的天线阵列数量越来越多时,T/R模块的数量也会很多,这样就需要在有源阵列天线中设置较多的传输链路,则有源阵列天线的结构比较复杂,且天线装置的体积也会相应较大。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有源阵列天线的信号处理方法和装置,用以降低有源阵列天线的体积,降低有源阵列天线的结构复杂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有源阵列天线的信号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阵列控制模块确定核心网方向传来的第一基带数据所属的波束以及所述第一基带数据对应的发送/接收T/R模块;其中,一个T/R模块包括多个天线振子;
所述阵列控制模块从所述第一基带数据中确定出待合并的第一基带数据,所述待合并的第一基带数据属于同一波束且对应于同一T/R模块的同一时刻的第一基带数据;
所述阵列控制模块将所述待合并的第一基带数据进行合并;
所述阵列控制模块将合并后的第一基带数据发送给相应的T/R模块,以使所述T/R模块将所述合并后的第一基带数据处理为第一射频信号后通过多个天线振子向外发射。
可选的,还包括:
所述阵列控制模块接收T/R模块发送的第二基带数据,所述第二基带数据为所述T/R模块将从多个天线振子接收到的第二射频信号处理后得到的;
所述阵列控制模块将待合并的第二基带数据进行合并,并将合并后的第二基带数据发送给所述核心网方向;所述待合并的第二基带数据属于同一波束且对应于同一T/R模块的同一时刻的第二基带数据。
可选的,所述阵列控制模块将所述待合并的第一基带数据进行合并,包括:
若所述待合并的第一基带数据均相同,则所述阵列控制模块从所述待合并的第一基带数据中任选一个作为合并后的第一基带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未经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390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部件和方法
- 下一篇:散热铜箔及石墨烯复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