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角膜受损智能诊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37618.3 | 申请日: | 2017-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225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唐晓颖;邓丽洁;袁进;黄海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顺德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国际联合研究院;中山大学;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
主分类号: | G16H50/70 | 分类号: | G16H50/70;G06K9/46;G06K9/6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角膜 受损 智能 诊断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角膜受损智能诊断系统,包括:用于采集患者角膜荧光染色图像的图像采集模块;用于在采集的角膜染色图像中提取角膜区域的角膜区域提取模块;用于对提取的角膜区域进行前期处理的前期处理模块;用于对经过前期处理的角膜区域进行受损区域提取的角膜受损区域提取模块;用于对提取的受损区域进行受损特征提取的特征提取模块;用于根据提取的受损特征进行受损分级及分类,然后给出对应的诊疗意见的诊疗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角膜受损智能诊断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收集、整合、分析医学大数据成为推进医学研究和提高疾病诊断和治疗率的新方向。对于眼科疾病,早发现、早治疗极为重要,而且低成本的自动筛选系统能够极大程度地帮助患者并有助合理利用预先的医疗资源。近年来,国内外很多团队尝试用医学图像方法来攻克眼科疾病的诊治。传统眼表图像分析技术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如何建立更有效更精准的图像分析方式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目前,对于角膜溃烂疾病的研究,国内医生主要借助于角膜荧光素染色形成明显的颜色差别来判断健康区域和受损区域,但是人眼的判别总是存在误差而且受到相应主观因素的影响。在角膜的医学临床应用中也存在利用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对损伤面积的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但是这一方法,大量依赖于人工的手动操作,不仅费时,而且无法保证实时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进行定量分析时费时费力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角膜受损智能诊断系统,有效地提高角膜受损的诊断质量与效率。
为实现以上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角膜受损智能诊断系统,包括:
用于采集患者角膜荧光染色图像的图像采集模块;
用于在采集的角膜染色图像中提取角膜区域的角膜区域提取模块;
用于对提取的角膜区域进行前期处理的前期处理模块;
用于对经过前期处理的角膜区域进行受损区域提取的角膜受损区域提取模块;
用于对提取的受损区域进行受损特征提取的特征提取模块;
用于根据提取的受损特征进行受损分级及分类,然后给出对应的诊疗意见的诊疗模块。
优选地,所述图像采集模块为照相机,所述照相机在裂隙灯的钴蓝光下进行患者角膜荧光染色图像的采集。
优选地,所述在采集得到患者角膜荧光染色图像后,采用手动标示的方式在角膜的最左端点、最右端点、最上端点、最下端点进行标示,所述角膜区域提取模块根据标示的四个端点确定角膜所在的椭圆区域,然后在角膜染色图像中对椭圆区域进行扣取;所述扣取的椭圆区域即为角膜区域。
优选地,所述前期处理模块对角膜区域进行前期处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选用卷积滤波算法对角膜区域进行去噪滤波;
(2)将经历过去噪滤波的角膜区域从RGB转化到lab彩色空间。
优选地,所述角膜受损区域提取模块对角膜区域进行受损区域提取的具体过如下:
(1)利用k-means聚类分割方法和自定义判定算法从角膜区域中提取出颜色特征符合角膜溃烂颜色特征的区域,然后对提取的区域进行输出;
(2)医生通过医学经验确定区域生长的起始点,然后利用区域生长的图像分割算法在步骤(1)提取的区域中选取出符合角膜受损特征的区域;选取出的区域即为受损区域。
优选地,所述利用k-means聚类分割方法和自定义判定算法提取区域的具体过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顺德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国际联合研究院;中山大学;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未经广东顺德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国际联合研究院;中山大学;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376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