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天然气发动机防喘振控制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35596.7 | 申请日: | 2017-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398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发明(设计)人: | 史祥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西港新能源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37/16 | 分类号: | F02B37/16 |
代理公司: | 潍坊博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7244 | 代理人: | 牟军平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然气 发动机 防喘振 控制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天然气发动机防喘振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使用节气门控制的增压天然气发动机,当大负荷运行后,在突卸负荷时,节气门需要快速关小以减少发动机进气量,降低发动机功率输出;由于节气门关小,节气门后压力迅速减小,而节气门前维持增压后的高压,如果不及时将气体排出,高压气体会反向冲击压气机叶轮,影响增压器寿命,同时此工况易使发动机产生喘振。
目前,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增加防喘振阀来防止发动机发生喘振,但是由于防喘振阀打开时间仅由进气歧管负压建立时间决定,其响应性较差,并不能很好地防止喘振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控制精确、响应及时、能够有效控制喘振的天然气发动机防喘振控制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天然气发动机防喘振控制系统,包括电控单元,还包括:
电子节气门,安装于发动机的进气总管上并由所述电控单元调控开度,用于调节可燃混合气的流量;
电子油门,传送脚踏板踩踏深浅与快慢的信号至所述电控单元,从而控制所述电子节气门的开度;
节气门前压力传感器,安装于所述电子节气门前的进气总管上,用于检测所述电子节气门前的进气压力并传送至所述电控单元;
节气门后压力传感器,安装于所述电子节气门后的进气歧管上,用于检测所述电子节气门后的进气压力并传送至所述电控单元;
取气支管,一端与所述电子节气门前的进气总管相连通,另一端安装有电控防喘振阀,所述电控防喘振阀亦由所述电控单元调控开度。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控防喘振阀的排气端安装有消音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天然气发动机防喘振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喘振前判定
当节气门后压力传感器检测到节气门后的进气压力下降,且电子油门传送的脚踏板下降信号同时满足时,电控单元判定司机意图卸负荷,此时激活节气门控制功能,执行步骤二;
当节气门前压力传感器、节气门后压力传感器测得的节气门前后压差达到设定值,且同时满足发动机转速限值、增压压比限值、发动机负荷限值及脚踏板位置下降斜率限值时,电控单元激活防喘振阀控制功能,执行步骤三;
步骤二、节气门控制
电子节气门打开一定开度,同时切断燃料供给,通过发动机将部分高压气排出,以防止喘振;
步骤三、防喘振阀控制
电控防喘振阀立即打开,通过取气支管、消音器释放高压气,降低节气门前的进气压力,以控制喘振。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系统结构设计简单合理,通过喘振前判定、电子节气门控制逻辑及电控防喘振阀控制逻辑,控制精确、响应及时,能够有效控制发动机突卸负荷时形成喘振,特别适合应用于大排量的增压天然气发动机,效果极佳。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发明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方法的控制原理图。
图中:1-电控单元;2-电子节气门;3-进气总管;4-电子油门;5-节气门前压力传感器;6-节气门后压力传感器;7-进气歧管;8-取气支管;9-电控防喘振阀;10-消音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天然气发动机防喘振控制系统,包括电控单元1,如ECU(车载电脑),还包括:
电子节气门2,安装于发动机的进气总管3上并由所述电控单元1调控开度,用于调节可燃混合气的流量;
电子油门4,传送脚踏板踩踏深浅与快慢的信号至所述电控单元1,从而控制所述电子节气门2的开度;
节气门前压力传感器5,安装于所述电子节气门2前的进气总管3上,用于检测所述电子节气门2前的进气压力并传送至所述电控单元1;
节气门后压力传感器6,安装于所述电子节气门2后的进气歧管7上,用于检测所述电子节气门2后的进气压力并传送至所述电控单元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西港新能源动力有限公司,未经潍柴西港新能源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355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快速管钳
- 下一篇:一种手摇式重型管子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