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促进扦插茶苗生根的促生菌株及其微生物育苗基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34875.1 | 申请日: | 2017-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94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罗毅;方吴云;赵强;王烨军;刘丹丹;丁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16 | 分类号: | C12N1/16;A01N63/04;A01P21/00;C05G3/00;A01G24/20;A01G24/28;A01G24/15;A01G2/10;C12R1/645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王挺;柯凯敏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促进 扦插 生根 菌株 及其 微生物 育苗 基质 | ||
本发明属于茶叶培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促进扦插茶苗生根的促生菌株及其微生物育苗基质。本促生菌株为菌株WYS‑2,属于圆红冬孢酵母菌(Rhodosporidium toruloides),2017年1月3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菌种保藏号为:CGMCC NO.13524。微生物育苗基质中含有1×108cfu/g以上的所述菌株WYS‑2的菌落形成单位。本发明先获得耐酸铝和促进茶树根系生长的菌株WYS‑2,再配制形成微生物育苗基质,该微生物育苗基质能使得扦插茶苗生根时长明显缩短,扦插茶苗的愈伤率及生根率明显提升,茶苗的育苗周期更短,育苗效率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培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促进扦插茶苗生根的促生菌株及其微生物育苗基质。
背景技术
茶树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茶树的品种繁多,为了保持优良品种的特征及特性,大多采用短穗扦插这类无性繁殖技术进行茶树育苗。然而,上述无性繁殖技术普遍存在育苗周期较长、繁殖成活率较低以及易受自然条件制约等缺点。实践结果表明:3月到8月的春插和夏插茶苗需要70-90天才能发根,10月到11月的秋茶茶苗则需要90天以上才能发根;整个育苗周期达16-18个月,占用土地时间长,并导致培育成本过高。有鉴于此,开发促进扦插茶苗快速生根的育苗基质,加快茶树育苗的速度,缩短育苗周期,显然对茶叶种植、茶树新品种的培育和推广有着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科技的逐步发展,人们开始发现:利用微生物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来增强作物的抗逆性、增加肥效、改善土壤微环境符合现代农业对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要求,是实现农业高效和可持续性的有效方法之一。目前已有很多相关产品用于果蔬和粮食作物的增产和病虫害防治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那么,就茶苗培育而言,是否能够寻求一种新型的促生菌株及其微生物育苗基质,从而能够提升扦插茶苗的愈伤率及生根率,随之减少茶苗的育苗周期,提升育苗效率,为本领域近年来所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促进扦插茶苗生根的促生菌株及其微生物育苗基质。本发明先从自然界定向筛选分离及选育出具有耐酸铝和促进茶树根系生长的菌株WYS-2,再将该菌株WYS-2经过繁殖发酵并与指定基材进行混合配制,最终形成微生物育苗基质。本发明所述的微生物育苗基质能使得扦插茶苗生根时长明显缩短,扦插茶苗的愈伤率及生根率明显提升,茶苗的育苗周期更短,育苗效率更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促进扦插茶苗生根的促生菌株,为圆红冬孢酵母菌(Rhodosporidiumtoruloides)WYS-2菌株,所述菌株于2017年1月3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菌种保藏号为:CGMCC NO.13524。
一种应用所述促生菌株的微生物育苗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育苗基质中,菌株WYS-2的菌落形成单位为1×108cfu/g以上。
优选的,所述微生物育苗基质通过以下步骤获得:
1)、将所述菌株WYS-2接种到液体培养基进行液体发酵,得到WYS-2发酵液,所述WYS-2发酵液中菌株WYS-2的菌落形成单位≥1×109cfu/mL;
2)、量取泥炭土、蛭石及珍珠岩进行充分混合,形成混合物;泥炭土、蛭石及珍珠岩按体积分数比为(40~35):(40~50):(20~15);
3)、将步骤1)中的WYS-2发酵液按50~70L/吨的剂量接种到步骤2)中的混合物中,加水搅拌均匀,然后在温度不超过50℃的条件下将含水量蒸发到30%以下,最终形成含有所述菌株WYS-2的微生物育苗基质,所述微生物育苗基质中菌株WYS-2的菌落形成单位≥1×108cfu/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未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348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菌核曲霉及其制备青霉酸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外墙砖粘贴塑料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