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玉米秸秆制备颗粒饲料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31287.2 | 申请日: | 2017-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849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朱沪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沪生 |
主分类号: | A23K50/30 | 分类号: | A23K50/30;A23K10/12;A23K10/30;A23K10/37;A23K20/16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颗粒饲料 玉米秸秆 混配 制备 贮存 豆饼 麦麸 发酵终产物 低压处理 封闭发酵 饲料 霉变 造粒 谷物 成型 生产 运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玉米秸秆制备颗粒饲料的生产方法。该方法主要是将玉米秸秆、EM、水、糖按一定比例混配均匀后封闭发酵,将发酵终产物与谷物、麦麸、豆饼混配并经低温、低压处理造粒形成颗粒饲料,本发明解决了现有产品易发生霉变,不便于贮存等缺点,具有颗粒饲料成型好,便于贮存、运输,经实验服用该饲料的猪可提前30天出栏,且可大幅度降低饲料费开支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玉米秸秆制备颗粒饲料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很多饲养者将玉米秸秆粉经化学处理后喂猪,但效果并不理想, 主要是营养价值不高,对秸秆进行微生物处理,即可利用微生物产生的纤维素 酶和木酶分解纤维素和木质素,以提高消化率,而传统发酵大多以粉状秸秆发 酵加日粮、水搅拌的方式直接喂猪,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着饲料易发生霉变,不 便于贮存且有益微生物在饲料中存活率低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玉米秸秆制备颗粒饲料的生产方法以克服现有 技术之不足。
本发明的整体技术构思是:
一种玉米秸秆制备颗粒饲料的生产方法,按玉米秸秆∶EM∶糖∶水 (重量比)为1000-1500∶0.5-1.5∶0.5-1.5∶500 -1500的配比混配均匀后封闭发酵,发酵温度为18-34℃,发酵周期 为8-10天,将发酵终产物按发酵终产物∶各物∶麦麸、豆饼(重量比)为 70-80∶5-20∶10-15∶5-20混配均匀后在低温、低压下造 粒,烘干制得成品。
本发明的具体工艺步骤及工艺条件是:
低温、低压造粒过程中工艺条件是温度50-70℃,压力2.0×105- 6.06×105Pa。
所述的玉米秸秆是将普通玉米秸秆粉碎成直径0.5-1mm的玉米秸秆 干粉。
所述的谷物选自玉米、高梁、小米、大米中的一种。
所述的烘干为避光,20-34℃条件下烘干10-20分钟。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本实施例中玉米秸秆用机械粉碎成直径1mm的干粉,上述玉 米秸秆∶EM∶糖∶水(重量比)为1000∶0.5∶0.5∶500,将 上述混配完毕后的物料在50℃条件下发酵5-6天后将发酵终产物∶玉米 ∶麦麸∶豆饼按70∶5∶10∶5(重量比)混配均匀后在温度70℃,压 力2.01×105Pa条件下造粒后避光在20℃条件下烘干10分钟得成品, 本实施例中EM为有效微生物的英文缩写,中国EM生产企业(中日合资)天 意生物公司(公司所在地江西南昌)生产。
实施例2:
将玉米秸秆按实施例1所述要求粉碎完毕后按玉米秸秆∶EM∶红糖∶水 (重量比)为1500∶1.5∶1.5∶1500,混配均匀后在18℃条 件下封闭发酵8-10天,按发酵终产物∶高梁∶麦麸∶豆饼为80∶20∶ 15∶20(重量比)混配均匀,在70℃,压力6.06×105Pa条件 下造粒在34℃条件下烘干20分钟得成品。本实施例中EM产地同实施例1。
本发明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
利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制备的颗粒饲料便于贮存、运输,有效地确保了有 菌群的存活。颗粒状饲料成形好,经实验服用该颗粒饲料的猪可提前30天出 栏,而且可大幅度降低饲粒费开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沪生,未经朱沪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312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