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并存的盾构隧道断面布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230364.2 | 申请日: | 2017-04-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71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 发明(设计)人: | 贺维国;褚凯;范国刚;邢永辉;于勇;余露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D9/14 | 分类号: | E21D9/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91 | 代理人: | 姜彦 |
| 地址: | 300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动车 非机动车 并存 盾构 隧道 断面 布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并存的盾构隧道断面布置。
背景技术
在河道较多的城市,水域对城市的景观环境有着积极意义。但另一方面大面积的水域往往又阻断了城市道路,影响交通,修建对环境、景观影响小的水下隧道成为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随着越来越多的水下隧道的修建,水下隧道技术也日益成熟,特别是机械化程度最高的盾构法隧道。近年来,我国修建(在建)的盾构法隧道总里程已达数千公里,隧道直径也由6m逐步发展到17.6m。随着隧道直径的增加,隧道内部空间也越来越大,机动车过江问题已得到解决。而两岸大量的非机动车过江问题尚未解决。若将非机动车与机动车设置于同一孔内,则机动车的尾气污染对行人影响大,且慢速交通与快速交通在隧道内并行的情况下,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在水下走廊带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解决非机动车过江问题成为一个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并存的盾构隧道断面布置,该隧道的断面布置充分考虑结构布置、建筑限界、设备安装、人员疏散等多方面需求,在满足安全运营的情况下,解决了隧道内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共存的难题,实用性更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盾构隧道管片;所述的盾构隧道管片的内部横向设有车道板,车道板将盾构隧道内部空间分设为上部的机动车通行道和下部的非机动车通行道;所述的下部的非机动车通行道由两块纵向设置的中隔墙分设为三个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的三个空间分别为左侧的疏散通道、中部的非机动车孔和右侧的管线廊道。
进一步地,所述的机动车通行道的侧边设有数个疏散楼梯。
进一步地,所述的数个疏散楼梯之间的间距为80m。
进一步地,所述的非机动车孔与疏散通道之间设有数个人行横道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的数个人行横道通道之间的间距为250m。
进一步地,所述的管线廊道内设有所需的各种管线。
进一步地,所述的机动车通行道需满足机动车建筑界限的要求。
进一步地,所述的机动车建筑界限与盾构隧道管片的衬砌之间设有电气设备,该电气设备包括射流风机、照明灯具、车道控制信号灯、摄像机、广播喇叭、CO浓度测定仪、烟雾浓度测定仪和报警消防箱等。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并存的盾构隧道断面布置,该隧道的断面布置充分考虑结构布置、建筑限界、设备安装、人员疏散等多方面需求,在满足安全运营的情况下,解决了隧道内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共存的难题,实用性更强,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盾构隧道管片1、车道板2、疏散通道4、非机动车孔5、管线廊道6、疏散楼梯7、中隔墙8、人行横道通道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看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盾构隧道管片1;所述的盾构隧道管片1的内部横向设有车道板2,车道板2将盾构隧道内部空间分设为上部的机动车通行道和下部的非机动车通行道;所述的下部的非机动车通行道由两块纵向设置的中隔墙8分设为左侧的疏散通道4、中部的非机动车孔5和右侧的管线廊道6。
进一步地,所述的机动车通行道的侧边每相距80m设有一个疏散楼梯7。
进一步地,所述的非机动车孔5与疏散通道4之间每相距250m设有一个人行横道通道9。
进一步地,所述的管线廊道6内设有所需的各种管线。
进一步地,所述的机动车通行道需满足机动车建筑界限3的要求。
进一步地,所述的机动车建筑界限3与盾构隧道管片1的衬砌之间设有电气设备,该电气设备包括射流风机、照明灯具、车道控制信号灯、摄像机、广播喇叭、CO浓度测定仪、烟雾浓度测定仪和报警消防箱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303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音箱(KK‑11)
- 下一篇:运动蓝牙耳机(V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