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八畴3T像素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29371.0 | 申请日: | 2017-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653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甘启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62 | 分类号: | G02F1/1362;G02F1/136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德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5 | 代理人: | 林才桂;刘巍 |
地址: | 518132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区 次区 存储电极 薄膜晶体管 存储电容 像素结构 扫描线 公共电极 子像素 液晶显示面板 阵列式排布 列子像素 栅极连接 共享 数据线 漏极 像素 压差 源极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八畴3T像素结构。该像素结构包括多个子像素在液晶显示面板内呈阵列式排布,每个子像素分为主区和次区,对应每一行子像素分别设置一条扫描线,该扫描线介于该主区和次区之间,对应每一列子像素分别设置一条数据线;还包括主区薄膜晶体管以及主区存储电容,次区薄膜晶体管以及次区存储电容,及共享薄膜晶体管;该主区存储电容由主区范围内的第一主区存储电极与相对的公共电极形成;该次区存储电容由次区范围内的次区存储电极及主区范围内的第二主区存储电极与相对的公共电极形成;该共享薄膜晶体管的栅极连接扫描线,其源极和漏极分别连接次区存储电极及第二主区存储电极。本发明的像素结构可以达到控制主区及次区压差比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八畴3T像素结构。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面板通常由彩色滤光片基板、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以及配置于两基板间的液晶层所构成,并分别在两基板的相对内侧设置像素电极、公共电极,通过施加电压控制液晶分子改变方向,将背光模组的光线折射出来产生画面。液晶显示器包括扭曲向列(TN)模式、电子控制双折射(ECB)模式、垂直配向(VA)等多种显示模式,其中,VA模式是一种具有高对比度、宽视角、无须摩擦配向等优势的常见显示模式。但由于VA模式采用垂直转动的液晶,液晶分子双折射率的差异比较大,导致大视角下的色偏(color shift)问题比较严重。
随着液晶显示技术的发展,显示屏幕的尺寸越来越大,传统采用4domain(4畴)的PSVA(聚合物稳定垂直配向)像素会凸显视角色偏的不良表现。为了提升面板视角表现,3T_8domain(8畴3晶体管)的PSVA像素逐渐应用于大尺寸电视面板的设计,使同一个子像素(sub pixel)内主(main)区的4个畴与次(sub)区的4个畴的液晶分子的转动角度不一样,从而改善色偏。如图1所示,其为现有的3T像素结构的电路示意图。液晶显示面板内多个子像素呈阵列式排布,每个子像素可分为主(main)区和次(sub)区,包括主区薄膜晶体管TFT_m,主区液晶电容Clc_m,主区存储电容Cst_m,次区薄膜晶体管TFT_s,次区液晶电容Clc_s,次区存储电容Cst_s,以及共享薄膜晶体管TFT_share,对应每一行子像素分别设置一条扫描线Gate,对应每一列子像素分别设置一条数据线Data;主区薄膜晶体管TFT_m的栅极连接扫描线Gate,其源极/漏极连接数据线Data,在其漏极/源极与公共电极A_com(或C_com)之间并联连接主区液晶电容Clc_m和主区存储电容Cst_m;次区薄膜晶体管TFT_s的栅极连接扫描线Gate,其源极/漏极连接数据线Data,在其漏极/源极与公共电极A_com(或C_com)之间并联连接次区液晶电容Clc_s和次区存储电容Cst_s;共享薄膜晶体管TFT_share的栅极连接扫描线Gate,其源极和漏极分别连接该次区薄膜晶体管TFT_s的漏极/源极和公共电极A_com。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虽然公共电极A_com和C_com名称不同,但是在实际液晶面板中两者通常电位相同,可以仅以公共电极A_com来表示;对于薄膜晶体管,由于其源极和漏极的特性一样,因此在电路中不对其源极和漏极进行特别限定;在液晶显示面板的立体结构中,液晶电容和存储电容的两极通常分别对应像素电极(或与像素电极电位相同的存储电极)和公共电极。
8畴像素已经成为大尺寸TV面板的像素设计趋势,但是在高分辨率高刷新频率下,为改善闪烁(Flicker)现象,主区与次区最佳公共电压(best vcom)的平衡始终是一个难点。如何解决这个难点是使用现有3T像素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八畴像素结构,平衡主区和次区的压差比及最佳公共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293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晶显示面板及移动终端
- 下一篇:反应腔室的压力控制系统及压力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