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产品的自动下料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28909.6 | 申请日: | 2017-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51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兰秀辉;陈春;卞小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赛腾菱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9/06 | 分类号: | B65G59/06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刘彦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产品 自动 下料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产品的自动下料机,其将高度方向上间隔放置的托盘在高度方向上自动整理叠放,使得多个托盘形成整体被输出,其确保检测的高效进行。其包括产品托盘分离机构、托盘接料上下移载结构、产品托盘排出皮带线,底座朝向停位于产品下料工位的托盘架的位置设置有所述产品托盘分离机构,所述产品托盘分离机构的下固定板的底部嵌装于下部的水平向导轨,所述水平向导轨垂直于处于产品下料工位的托盘的前端面布置,所述下固定板外接有平行于水平向导轨动作的动力源,所述产品托盘分离机构将停位于产品下料工位的托盘架上的N个托盘取出、然后折叠,所述托盘接料上下移载结构位于所述产品托盘分离机构的下方布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片状产品检测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产品的自动下料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片状产品的检测,其将片状排布于托盘后,将托盘沿着输送带传送到对应的产品测试工位,产品测试工位将托盘取下后通过测试机对每块产品进行检测,检测出的NG品被直接排除到NG品排出产线,合格品被放置于合格品产线输出,整个检测的机械化程度低,且由于单个托盘依次检测,其使得检测所占用的空间巨大,不利用后续的整理和存放;且现有技术中暂无能够将高度方向的多个托盘进行自动叠放然后输出,使得检测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产品的自动下料机,其将高度方向上间隔放置的托盘在高度方向上自动整理叠放,使得多个托盘形成整体被输出,其确保检测的高效进行。
一种产品的自动下料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产品托盘分离机构、托盘接料上下移载结构、产品托盘排出皮带线,底座朝向停位于产品下料工位的托盘架的位置设置有所述产品托盘分离机构,所述产品托盘分离机构的下固定板的底部嵌装于下部的水平向导轨,所述水平向导轨垂直于处于产品下料工位的托盘的前端面布置,所述下固定板外接有平行于水平向导轨动作的动力源,所述产品托盘分离机构将停位于产品下料工位的托盘架上的N个托盘取出、然后折叠,所述托盘接料上下移载结构位于所述产品托盘分离机构的下方布置,所述托盘接料上下移载结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产品托盘排出皮带线的输入端,所述托盘接料上下移载结构转载已经重新层叠的N个托盘至所述产品托盘排出皮带线,所述产品托盘排出皮带线将N个托盘排出整个检测产线。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所述产品托盘分离机构包括有下固定板、上固定板,所述下固定板、上固定板间排布有若干根垂直向布置的导向柱,N块高度方向层叠的移动板的内端分别贯穿对应位置的所述导向柱,所述移动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托爪,所述托爪用于支承对应的托盘的两侧边,其还包括有分离板,所述分离板外接有垂直向动力结构,所述分离板的朝向所述移动板内端的端面自上而下且自一侧向另一侧间隔布置有N个分离块,N块所述移动板对应于所述分离块的对应位置处均独立布置有一个内凸的托块,每个托块和一个分离块一一对应独立布置,且分离板向上动作时,每个分离块独立承载住对应的托块、不会发生干涉;
所述垂直向动力结构包括伺服电机、滚珠丝杆、丝杆螺母,所述下固定板上还设置有所述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外接有所述滚珠丝杆,所述滚珠丝杆沿着导向柱平行布置,所述分离板的一端面集成有丝杆螺母,所述滚珠丝杆螺纹连接所述丝杆螺母,所述分离板的一端面的两侧分别嵌装于垂直向的直线导轨内;
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通过同步带轮组件连接所述滚珠丝杆的下端;
所述上固定板、下固定板间排布有N根垂直向布置的导向柱,每块移动板上分别对应导向柱位置设置N个避让孔,每块所述移动板上的其中一个避让孔上设置有直线轴承,每块所述移动板分别对应于一根导向柱套装有对应的直线轴承,所述导向柱、直线轴承一一对应布置,确保每块移动板通过直线轴承连接于对应的一个导向柱,确保整个结构导向顺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赛腾菱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赛腾菱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289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