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远红外线余热循环利用烘干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26386.1 | 申请日: | 2017-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79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陈锦鹏;张石炼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奥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23/02 | 分类号: | F26B23/02;F26B23/10;F26B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线 余热 循环 利用 烘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烘干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远红外线余热循环利用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烘干装置即烘干的生产线一般都无余热回收装置,导致大部分的热能都散发到空气中;或者烘干线设备中设置了保温装置,但是热损失较为严重,从而使得烘干装置的烘干效率较低,质量不均匀,比如有一些被烘干物件形状设有棱边,棱角烘干不均匀。
另外,现有技术通过电能对远红外管提供能量,烘干室大多处于半封闭状态,对于电能的消耗非常高,同时,由于是半封闭状态,导热油热量容易被空气带走,热损失严重;导热油加热温度不宜过高,温度不好控制;导热油泄露容易造成污染,清洁的时候也较困难;需要定期更换导热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降低能耗,减少热能损失,烘干效率高的远红外线余热循环利用烘干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远红外线余热循环利用烘干装置,包括料仓、燃烧机、烘干室以及排烟系统,所述燃烧机通过带旋风分离器的进风管道与所述烘干室连接,所述烘干室内设有远红外热辐射管,所述烘干室通过出风管道与所述排烟系统连接,所述排烟系统通过循环管道与所述燃烧机连接,其中,燃烧机为气化燃烧机,包括上下依次设置的燃烧室和气化室,所述燃烧室通过转换接头与所述旋风分离器连接,所述气化室通过进料绞龙与所述料仓连接,所述气化室与所述循环管道之间设有风机,所述风机与所述气化室通过风机出风管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远红外热辐射管的一端与所述进风管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出风管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排烟系统包括上下设置的烟囱和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分别与所述出风管道以及循环管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热交换器设有一进气口。
进一步地,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底部设有一集灰盒。
优选地,所述烘干室设有烘干室门。
优选地,所述烘干室内壁贴有铝膜。
优选地,所述烘干室内设有多条远红外热辐射管,所述进风管道以及出风管道分别设有带有多个支管分接头,保证每条远红外热辐射管与进风管道以及出风管道的支管一一对应。
本发明采用远红外热辐射管热辐射烘干技术,烘干室配合远红外热辐射管对烘干室内工件(或物品)进行烘干余热循环利用,对燃烧气化的气体通过旋风分离器进行灰尘清除,在工作时,生物质燃料放置于料仓内,经过输送绞龙将生物质燃料输送至气化燃烧机的气化室内,与从气化室底部进入的空气在缺氧状态下迅速发生高温裂解反应,产生高温燃气。高温燃气在燃烧室内完全燃烧,放出热气,燃烧室出来的气体经过旋风分离器 ;进气中,远红外热辐射管向烘干室四周发射热量,使烘干室内的物件得到烘干,同时,回收的余热经过循环管道、风机以及风机出风管道,进入气化然烧机气化室内。
本发明具有如下的优点:
1、节能,本方案将最后的余热气体进行回收重新利用,热效率高,热损耗较小。
2、烘干室内烘干零件表面各处表面温度均衡,铝膜反射温度热量损耗小。
3、对进入远红外辐射管的热气体采用旋风分离进行除尘,使远红外辐射管内壁清洁,减短了远红外辐射管的清洁周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参照图1,远红外线余热循环利用烘干装置,包括料仓1、燃烧机、烘干室2以及排烟系统,燃烧机通过带旋风分离器3的进风管道41与烘干室2连接,其中,旋风分离器3的底部设有一集灰盒31。烘干室2内设有远红外热辐射管21,烘干室2设有烘干室门22,烘干室2通过出风管道42与排烟系统连接,排烟系统通过循环管道43与燃烧机连接,其中,燃烧机为气化燃烧机,包括上下依次设置的燃烧室51和气化室52,燃烧室51通过转换接头61与旋风分离器3连接,气化室52通过进料绞龙10与料仓1连接,气化室52与循环管道43之间设有风机7,风机7与气化室52通过风机出风管道44连接。
另外,烘干室2内都贴满有对热吸收量少、具有反射功能的铝膜,被烘干的物件可置于烘干室的任何位置,远红外管将热能直接辐射到物件上以及通过四周的铝膜将热量反射到物件上,使得物件各个位置热量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奥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奥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263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