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23813.0 | 申请日: | 2017-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870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蒋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卫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资源化 处理城市生活垃圾 城市生活垃圾 高温高压处理 热量回收利用 焚烧炉 减量化 筛上物 筛下物 无害化 城市垃圾 减量 可用 填埋 垃圾处理 送入 肥料 焚烧 饲料 | ||
本发明涉及处理城市垃圾的方法。该方法是将城市生活垃圾按40-100mm筛分,筛上物送入焚烧炉,焚烧产生的热量回收利用,产生的灰直接填埋;筛下物经高温高压处理后可用做肥料或饲料的原料。该方法可完全达到垃圾处理的无害化、减量化,其减量高达85%,同时实现资源化,其资源化达65%以上,因此该方法具有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处理城市垃圾的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是世界性难题,垃圾处理的总目标是无 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多年来世界垃圾处理基本上采用三种 方法:(1)焚烧法,该方法使用焚烧炉对垃圾进行焚烧。特点 是彻底减量化、无害化,二次污染少,但耗资大,运行成本高。 (2)填埋法,对发酵三个月以上达无害化的有机垃圾填坑深埋。 特点是达到了一定程度的无害化,但占地较大,还会产生污水 和沼气,需进行二次处理。(3)堆肥法,特点是堆肥靠自然发 酵,时间长,有害菌大量繁殖,产生大量有害气体污染环境。 堆肥养分太低不受农民欢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使垃圾彻底无害化、减量85%以 上,并可实现资源化的垃圾处理方法。垃圾经无害化处理后可 作为制造有机复合肥或养蝇蛆、喂鱼的饲料原料。垃圾中可燃 物质在焚烧中放出的热量可加以回收,垃圾的资源利用率可达 到65%以上。
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成分为灰土、砖瓦、陶瓷、金属、纸 类、塑料、橡胶、纺织物、玻璃、木竹、食品等。按垃圾物料 粒径为40-100mm用滚筒筛分离,大于该值的为筛上物,小于该 值的为筛下物。在筛分前,由人工将大块金属物捡出。筛分后, 筛上物的百分重量含量为40%-50%,筛下物的百分重量含量为 60%-50%。
筛上物中可燃物(如纸类、塑料、橡胶、纺织物、木竹、 食品等)的百分重量含量为80%-90%。将所述筛上物送入焚烧 炉中,由于筛上物可燃物含量较高,所以在高温条件下筛上物 可充分燃烧。燃烧产生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分别用于:(1) 加热油炉为后续工序的高温高压釜提供热源;(2)加热吹入焚 烧炉炉膛的空气;(3)用于冬季采暖。燃烧产生的性质稳定的 固体灰渣直接填埋或可用于制砖等。
在筛下物中,灰土、砖瓦、陶瓷、玻璃、铁磁废物等的百 分重量含量在60%-70%。其中的铁磁废物由除铁器除掉。将筛 下物装入高温高压釜内,加温150-200℃,加压4.8-16个气压 并保温保压0.5-2小时,垃圾会变成泥状物, 其中的塑料呈凝 结块状。在高温高压釜中处理垃圾过程中,釜内需要50-60%的 水分,而出料的含水率在40%左右,所以在保温保压结束后, 先进行排气,如含水率还高,应进行二次排气。当物料含水率 达到40%左右后将其喷出。喷出的物料再进行筛分,筛上物送 入焚烧炉焚烧,筛下物利用制作肥料。这样经焚烧和高温高压 釜处理的垃圾,其中的细菌、病毒被彻底消灭,垃圾减量可达 到85%以上,同时焚烧产生的热量和高温高压釜处理后物料被 合理利用,使垃圾处理达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方法。
现在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城市生活垃圾由车辆运来,接垃圾粒径在40-100mm 范围内任选一值,用滚筒筛将垃圾分为筛上物和筛下物。其中 筛上物的重量百分比为40-50%,筛下物的重量百分比为50-60%。 筛下物由筛口出来落到人工分捡皮带机上,在皮带机运行的同 时,由人工将上面的铁、易拉罐捡出来回收。皮带机上的其它 垃圾继续运行至焚烧炉料斗,经焚烧炉的送料器将垃圾送上炉 排进行焚烧。经充分燃烧后的垃圾成为不含有机质的灰渣和飞 灰。灰渣由炉排端部的炉渣滚筒送出,落入满水的推灰器内, 在推灰器内熄灭降温后被送到灰池。颗粒大的飞灰因烟气流动 方向的急折改变而自行分离析出;颗粒小的微尘由除尘器收集, 两者均由回转阀取出至灰池。灰池中积集的灰渣装车运往填埋 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卫,未经蒋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238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