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取代咪唑盐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药用组合物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23125.4 | 申请日: | 2017-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899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邓贤明;林圣彩;张宸崧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华绰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33/60 | 分类号: | C07D233/60;C07D233/56;C07D233/61;C07D233/58;C07D235/10;C07D235/12;A61P3/04;A61P3/10;A61P35/00;A61P25/16;A61P25/28;A61P39/0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崔锡强 |
地址: | 361027 福建省厦门市沧区翁角西***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预防 选择性抑制活性 阿尔茨海默症 治疗帕金森症 胆固醇合成 盐类化合物 药物组合物 药用组合物 脂肪酸合成 甘油三酯 取代咪唑 治疗肥胖 哺乳动物 醛缩酶 治疗 肿瘤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类具有醛缩酶选择性抑制活性的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包含该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以及这些化合物在制备用于抑制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合成的药物、降低脂肪酸合成的药物、预防和/或治疗肥胖和II型糖尿病的药物、预防和/或治疗肿瘤的药物、预防和/或治疗帕金森症的药物、预防和/或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药物或者延长哺乳动物寿命的药物中的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化学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类具有醛缩酶(aldolase)选择性抑制活性的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包含该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以及这些化合物在制备用于降低脂肪酸合成的药物、抑制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合成的药物、预防和/或治疗肥胖以及II型糖尿病的药物、预防和/或治疗肿瘤的药物、预防和/或治疗帕金森症的药物、预防和/或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药物或者延长哺乳动物寿命的药物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5’-腺苷一磷酸活化的蛋白激酶(AMPK)是调节细胞和机体能量平衡的重要分子(Nat.Rev.Mol.Cell Biol.2012,13,251-262.)。由于AMPK对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胆固醇代谢及生物合成具有多功能性的作用,而这些作用又与许多重大疾病,例如糖尿病(Nat.Rev.Endocrinol.2014,10,24-36.)、帕金森症和阿尔兹海默症(Nat.Rev.Mol.CellBiol.2014,15,634-646.)、肿瘤(Nat.Cell Biol.2011,13,1016-1023.,and Annu RevGenet.2009,43,67-93.),以及延长有机体的寿命(Curr.Biol.2007,17,1646-1656,CellMetab.2013,17,101-112,and Nat.Commun.2013,4,2192.)等密切相关,所以AMPK是治疗重大疾病最吸引人的药物靶标之一。尽管学术界已经运用了多种方法,以AMPK作为靶标得到了诸多激活剂并展开系统研究。然而结果表明,以AMPK作为药物的直接靶标有诸多的缺陷,例如药效不足或特异性较低。因此,亟需开发具有新的作用机制的药物来达到激活AMPK、治疗相关疾病的目的。
醛缩酶(fructose-1,6-bisphosphate aldolase,简称FBP aldolase,本发明中亦称为aldolase,包括醛缩酶A、醛缩酶B以及醛缩酶C)——一个新的AMPK的调节因子,是糖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代谢酶。在糖酵解途径中,它催化1,6-二磷酸果糖(FBP)生成3-磷酸甘油醛(G3P)和磷酸二羟丙酮(DHAP)(Eur.J.Biochem.2000,267,1858–1868.),后者经过多次酶促反应生成丙酮酸。同时,在糖异生途径中,它能够催化这一反应的逆过程。在此过程中,醛缩酶所起的作用是不能被其它代谢酶替代的。在现阶段,对醛缩酶的功能的认识还仅仅局限在其代谢酶本身的性质上。目前已有相关报道标明醛缩酶的某些突变体可能与乳糖不耐受有关,但具体机制还不明确。值得一提的是,在肿瘤组织中,醛缩酶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这很有可能提高了瓦伯格效应(Warburg effect)的水平和促进了肿瘤细胞的发展(J.Biol.Chem.2010,285,11983–11990,and Am.J.Physiol.Cell Physiol.2011,300,C1442–1455.)。亦有证据标明,在肿瘤细胞中敲低醛缩酶会直接引起肿瘤细胞生长的停止(J.Biol.Chem.2012,287,42554-42563.)。
早在1970年以前,研究人员就设计了众多不能被醛缩酶催化转化的1,6-二磷酸果糖类似物,通过与1,6-二磷酸果糖竞争性的结合醛缩酶来达到抑制效果。然而,这些抑制剂都不具有良好的细胞通透性,无法进入细胞内部发挥作用,导致其应用大为受限。目前唯一报道的在生理水平上有效地醛缩酶抑制剂是TDZD-8(Cancer Res.2016,76,4259-4269.),但该抑制剂存在明确的非醛缩酶的靶标——激酶GSK3。
醛缩酶能够直接调节AMPK的激活,因此可作为一个调节AMPK的重要靶点。醛缩酶抑制剂通过抑制细胞内醛缩酶的活性,能够显著地激活AMPK,可用于预防和治疗低AMPK水平引起的相关疾病。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华绰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华绰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231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