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21946.4 | 申请日: | 2017-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951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彭友华;张业;韩毅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门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1/02 | 分类号: | H01H71/02;H01H7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赵冬梅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剩余 电流 动作 断路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所述断路器包括:一个壳体;一个电磁脱扣装置和一个灭弧装置;一个第一操作机构和一个第二操作机构;一个漏电脱扣装置;一个第一端子组件,所述安装壳体的一侧开设有安装缺口,所述第一端子组件能够贯穿所述安装缺口并夹持在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形成的空间内;一个第二端子组件,其容置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室内;一个第三端子组件,其容置在所述第二容纳腔室内;一个具有开闭触点功能的软导线组件,其容置在所述第二容纳腔室内。根据本发明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其产品的保护功能更加完善,壳体的结构布局更加紧凑,且产品安装和接线过程更加便捷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低压电气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漏电断路器除了具有传统小型断路器(MCB)的控制、过载、短路保护功能外,还具有漏电保护功能,能够对人的生命安全、财产安全等起到积极的保护作用,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切断故障电源,保护人身及用电设备的安全。
现有的RCBO根据自身结构布局的不同,通常分为如下两种实现方式。第一种类型的RCBO具有与紧凑型产品相同的宽度,但因漏电检测、N极连接软导线位于产品左侧,使得产品长度更长,所以仍需要特殊的配电箱来进行安装,同时由于N极连接软导线不具有RCBO的基本保护功能,导致产品的可靠性较差。第二种类型的RCBO具有与紧凑型产品相同的尺寸,但缺少N极连接软导线,使得产品安装成本较高,用户接线的便利性有待提升。
为了解决上述缺陷,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研发一种新型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其产品的保护功能更加完善,壳体的结构布局更加紧凑,且产品安装和接线过程更加便捷可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所述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包括:一个壳体,其包括一个第一壳体、一个第二壳体以及位于其间的一个安装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安装壳体之间形成有一个第一容纳腔室,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安装壳体之间形成有一个第二容纳腔室;一个电磁脱扣装置和一个灭弧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室内;一个第一操作机构,其用于配合所述电磁脱扣装置工作并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室的一侧;一个漏电脱扣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腔室内;一个第二操作机构,其用于配合所述漏电脱扣装置工作并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室的一侧,所述第一操作机构和所述第二操作机构的动作能够实现电流回路的分断和接通;一个第一端子组件,可用于L极进线,所述安装壳体的一侧开设有安装缺口,所述第一端子组件能够贯穿所述安装缺口并夹持在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形成的空间内;一个第二端子组件,可用于L极出线,其容置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室内;一个第三端子组件,可用于N极进线,其容置在所述第二容纳腔室内;一个具有开闭触点功能的软导线组件,可用于N极出线,其容置在所述第二容纳腔室内,通过上述设计,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可靠的接线方式,在保证产品具备完善的安全保护的前提下,仍具有优化的壳体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二端子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室中的靠近所述电磁脱扣装置的一侧。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所述第三端子组件的进线端和所述软导线组件的出线端位于所述壳体的同一侧,通过上述设计,有利于产品的安装和接线,壳体内部的结构设计更加紧凑,用户无需使用特殊的配电箱来进行安装,有利于提升用户的空间利用率。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所述第一操作机构包括:一个第一触头组件和一个第一执行组件,所述第二操作机构包括一个第二触头组件和一个第二执行组件,所述第一执行组件和第二执行组件可通过一个驱动件和操作手柄实现联动。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所述软导线组件包括:一个连接板;一个第一连接导线,其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二触头组件中的静触头,其另一端连接到所述连接板;一个第二连接导线,其一端连接到所述连接板,其另一端为自由连接端并延伸至所述壳体的外部,以进一步节省壳体内部空间,由于第一连接导线的一侧连接到N极动、静触头,故能够实现N极连接导线开闭触点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门子公司,未经西门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219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继电器及其触点系统
- 下一篇:框架式断路器的二次接线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