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21946.4 | 申请日: | 2017-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951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彭友华;张业;韩毅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门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1/02 | 分类号: | H01H71/02;H01H7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赵冬梅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剩余 电流 动作 断路器 | ||
1.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壳体(10),其包括一个第一壳体(11)、一个第二壳体(12)以及位于其间的一个安装壳体(13),所述第一壳体(11)与所述安装壳体(13)之间形成有一个第一容纳腔室,所述第二壳体(12)与所述安装壳体(13)之间形成有一个第二容纳腔室;
一个电磁脱扣装置(20)和一个灭弧装置(30),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室内;
一个第一操作机构(21),其用于配合所述电磁脱扣装置(20)工作并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室的一侧;
一个漏电脱扣装置(40),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腔室内;
一个第二操作机构(42),其用于配合所述漏电脱扣装置(40)工作并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室的一侧,所述第一操作机构(21)和所述第二操作机构(42)的动作能够实现电流回路的分断和接通,所述第二操作机构(42)包括一个第二触头组件(43)和一个第二执行组件(44);
一个第一端子组件(71),可用于L极进线,所述安装壳体(13)的一侧开设有安装缺口,所述第一端子组件(71)能够贯穿所述安装缺口并夹持在所述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形成的空间内;
一个第二端子组件(72),可用于L极出线,其容置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室内;
一个第三端子组件(51),可用于N极进线,其容置在所述第二容纳腔室内;
一个具有开闭触点功能的软导线组件(60),可用于N极出线,其容置在所述第二容纳腔室内,所述第三端子组件(51)的进线端和所述软导线组件(60)的出线端位于所述壳体(10)的同一侧;
所述软导线组件(60)包括:
一个连接板(63);
一个第一连接导线(61),其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二触头组件(43)中的静触头(431),其另一端连接到所述连接板(63);
一个第二连接导线(62),其一端连接到所述连接板(63),其另一端为自由连接端并延伸至所述壳体(10)的外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子组件(72)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室中的靠近所述电磁脱扣装置(20)的一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操作机构(21)包括:一个第一触头组件(22)和一个第一执行组件(23),所述第一执行组件(23)和第二执行组件(44)可通过一个驱动件(81)和操作手柄(82)实现联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63)采用弯折状结构,并设置有
一个槽状的第一弯折部(631),所述第一连接导线(61)的端部容纳在所述第一弯折部(631)内;以及
一个片状的第二弯折部(632),所述第二连接导线(62)的端部压接在所述第二弯折部(632)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组件(71)的接线容量大于所述第三端子组件(51)的接线容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组件(71)的电流承载范围为6A~32A,所述第一端子组件(71)可连接通用性汇流排。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100)的N极电流回路的方向依次为所述第三端子组件(51)、所述N极动触头(432)、所述N极静触头(431)、所述第一连接导线(61)、所述连接板(63)以及所述第二连接导线(62)。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热保护组件(31),其靠近于所述灭弧装置(30)并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室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门子公司,未经西门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2194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继电器及其触点系统
- 下一篇:框架式断路器的二次接线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