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激光诱导荧光的照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14400.6 | 申请日: | 2017-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493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詹胜雄;周伟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仁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K2/00 | 分类号: | F21K2/00;F21V5/02;F21V5/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胡拥军 |
地址: | 242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激光 诱导 荧光 照明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激光诱导荧光的照明系统,包括聚光组件、全反射组件、第二凸透镜、补偿组件和反射式荧光片;激光经过所述聚光组件后汇聚,然后进入所述全反射组件并发生全反射,接着进入所述第二凸透镜,并汇聚照射到所述反射式荧光片,激发所述反射式荧光片产生荧光,所述荧光经过所述第二凸透镜后进入所述全反射组件,然后进入所述补偿组件并从所述补偿组件出射,其中,所述荧光边缘光线在所述补偿组件的入射角小于全反射角。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利用激光诱导荧光的照明系统由于在所述全反射棱镜和所述反射式荧光片之间加入第二凸透镜,缩小了荧光的发散角,提高了荧光边缘光线的利用率,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激光诱导荧光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激光诱导荧光的照明系统。
背景技术
激光诱导荧光技术因其高亮度、低损耗、响应时间快等优点在照明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其中按激光入射方式,把荧光片又分为反射式荧光和透射式荧光片,透射式荧光片有散热不足和较强激光透过直射的风险,在商用等领域存在隐患。反射式荧光片没有透射式的这些缺点,但是目前只使用由全反射棱镜和补偿棱镜组成的复合棱镜,由于棱镜接受光线的发散角度过大,导致边缘光线的利用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能有效缩小发散角,有效提高荧光利用率的利用激光诱导荧光的照明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激光诱导荧光的照明系统,包括聚光组件、全反射组件、第二凸透镜、补偿组件和反射式荧光片;
激光经过所述聚光组件后汇聚,然后进入所述全反射组件并发生全反射,接着进入所述第二凸透镜,并汇聚照射到所述反射式荧光片,激发所述反射式荧光片产生荧光,所述荧光经过所述第二凸透镜后进入所述全反射组件,然后进入所述补偿组件并从所述补偿组件出射,其中,所述荧光边缘光线在所述补偿组件的入射角小于全反射角。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聚光组件为第一凸透镜,所述全反射组件为全反射棱镜,所述补偿组件为补偿棱镜,所述第一凸透镜包括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全反射棱镜包括第三面、第四面和第五面,所述第三面、第四面和第五面为平面,所述第三面和第四面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全反射角,所述第二凸透镜包括第六面和第七面,所述补偿棱镜包括第八面和第九面,所述第八面和第九面为平面,所述第七面与所述反射式荧光片之间设有第二间隙,所述第四面与所述第八面之间设有第三间隙;
具体的,激光由所述第一面入射进入所述第一凸透镜,从所述第二面出射,接着从所述第三面进入所述全反射棱镜,并在所述第四面发生全反射,然后在所述第五面出射后,由所述第六面进入所述第二凸透镜,从所述第七面出射进入所述第二间隙,并汇聚照射到所述反射式荧光片上诱导所述反射式荧光片产生荧光,所述荧光经过所述第二间隙由所述第七面进入所述第二凸透镜,从所述第六面出射并由所述第五面进入所述全反射棱镜,接着从所述第四面出射并经过所述第三间隙从所述第八面进入所述补偿棱镜,最后从所述第九面出射;
其中,调节所述第二凸透镜的折射率,调节所述第二间隙的大小,调节所述第六面和第七面的弧度,使所述荧光边缘光线在所述第四面上的入射角小于全反射角。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六面设有凸起,所述凸起设有第十面,所述第十面为平面,所述激光由所述第十面进入所述第二凸透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十面与所述第五面平行且之间设有第一间隙。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六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第十面,所述第十面为平面,所述激光由所述第十面进入所述第二凸透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十面与所述第五面平行且之间设有第一间隙。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四面和所述第八面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仁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仁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144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