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合式抗震系统以及组合式抗震桥梁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14114.X | 申请日: | 2017-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59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石少华;黄伟;樊启武;史海峰;曾应祝;陈旖平;张佳;王鹏;胡馨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E01D19/04;E01D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陈治位 |
地址: | 610065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抗震 系统 以及 桥梁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组合式抗震系统以及组合式抗震桥梁,涉及桥梁抗震技术领域,该组合式抗震桥梁包括桥墩、运输管道和组合式抗震系统,组合式抗震系统包括第一抗震组件与第二抗震组件。第一抗震组件包括防撞挡块、限位挡块和第一减震支座,防撞挡块设置于盖梁上;限位挡块固定连接于主梁的底部;第一减震支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盖梁,另一端抵接于主梁的底部。第二抗震组件包括第二减震支座和拉压型阻尼器,第二减震支座固定设置于盖梁靠近挡块处,拉压型阻尼器固定设置于第二减震支座上。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组合式抗震系统能够有效地吸收由于桥梁震动或摆动带来的能量,防止桥梁落梁或者碰撞破坏,有效地保护了桥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抗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组合式抗震系统以及组合式抗震桥梁。
背景技术
管廊桥是运载燃气、污水、给水、电力、通信等设施跨越沟谷河流,桥上需要留有安装、检修、参观等通道,同时要承受车辆和人群等动载,是生命线的关键工程。位于地震区域上的管廊桥抗震设防尤为重要,不但保障生命线工程自身结构安全,还能避免地震引起的二次灾难,对抗震救灾具有重要的意义。
长跨度运输式桁架通常安装在桥墩上,而有时该桥墩会位于我国的高烈度地震区,同时由于桥墩高度较高,故抗震能力偏弱,难以保证生命线工程的抗震安全。管廊桥运载的是高压气体和液体,对结构变形和结构地震下刚度,要求很高,而且要求地震下管道间不能发生碰撞和挤压。现有的桥梁抗震技术中,通常采用减隔震支座和防落梁装置来进行桥梁抗震,经发明人调研发现,采用传统的减隔震支座会导致上部结构位移过大,同时采用现有的防落梁装置对于桥梁之间的碰撞难以起到作用。由此可见传统的抗震设施显然无法满足管廊桥的抗震需求。
有鉴于此,设计制造出一种具有良好的抗震效果的组合式抗震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抗震系统,该组合式抗震系统具有良好的抗震效果,能够对桥梁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抗震桥梁,该组合式抗震桥梁具有良好的抗震效果,抵御地震等震动的能力大大提高。
本发明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组合式抗震系统,用于安装在桥墩上并支撑主梁,桥墩包括盖梁和设置于盖梁两端的挡块,组合式抗震系统包括第一抗震组件与第二抗震组件,第一抗震组件设置于盖梁上,第二抗震组件设置于挡块上。第一抗震组件包括防撞挡块、限位挡块和第一减震支座,防撞挡块设置于盖梁上,以分隔相邻的主梁;限位挡块固定连接于主梁的底部,以防止主梁脱落;第一减震支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盖梁,第一减震支座的另一端抵接于主梁的底部,以支撑主梁。第二抗震组件包括第二减震支座和拉压型阻尼器,第二减震支座固定设置于盖梁靠近挡块处,拉压型阻尼器固定设置于第二减震支座上,用于连接主梁,避免主梁与挡块直接接触。
进一步地,第一减震支座包括第一支座垫石和第一支座本体,第一支座垫石固定设置于盖梁上,第一支座本体固定设置于第一支座垫石上,第一支座本体远离第一支座垫石的一侧连接于主梁的底部。
进一步地,第一支座本体为高阻尼橡胶。
进一步地,限位挡块包括耗能块与缓冲件,耗能块固定设置于主梁的底部,缓冲件设置于耗能块的一侧且与支座垫石相对,以缓冲支座垫石的侧壁与耗能块之间的冲击。
进一步地,耗能块呈X型,能够有效地吸收震动能量,且耗能块焊接在主梁的底部。
进一步地,拉压型阻尼器包括活塞筒和活塞,活塞的一端滑动设置于活塞筒内,活塞的另一端与主梁固定连接,活塞筒固定设置于第二减震支座上,且活塞筒的延伸方向与主梁的延伸方向相垂直。
进一步地,活塞筒内填充有弹性介质,以吸收活塞滑动时产生的能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核工业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141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色盲红绿灯
- 下一篇:公路积水行车安全警示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