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图像显示方法及移动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09279.8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42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王煜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兴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14 | 分类号: | G06F3/14;G06F9/50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张颖玲;王花丽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终端 待显示图像 显示模式 目标显示模式 切换条件 图像显示 显示模式切换 目标分辨率 目标像素 预先确定 分辨率 像素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图像显示方法及移动终端,所述方法包括:当移动终端将预先确定的待显示图像在当前显示模式下进行显示时,判断所述移动终端和所述待显示图像在所述当前显示模式下是否满足各自对应的切换条件;当所述移动终端和所述待显示图像在所述当前显示模式下满足各自对应的切换条件时,将所述移动终端从所述当前显示模式切换到所述目标显示模式;其中,所述当前显示模式至少包括:当前分辨率和当前像素密度;所述目标显示模式至少包括:目标分辨率和目标像素密度;将所述待显示图像在所述目标显示模式下进行显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显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图像显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的发展,移动终端的尺寸种类越来越多,分辨率也越来越高,用户使用移动终端观看视频时,高分辨率可以给用户带来更清晰和细腻的视觉效果。目前,大多数移动终端的分辨率是固定的,即移动终端只能将全部待显示图像按照预先设置的同一个分辨率进行显示。这样,如果移动终端的性能较低,则需要处理复杂的3D图像,势必会造成移动终端的运算量过大,导致移动终端发热严重、耗电量增加。所以,在移动终端中设置分辨率的自适应功能是非常有必要的,使得移动终端的分辨率自适应移动终端的性能,这样不仅能够极大地节约移动终端的硬件开销和耗电量,而且还可以大幅度地提升待显示图像的流畅度。
目前已有部分移动终端可以支持分辨率的手动设置,该方法是通过修改对应的配置文件来设置适合于移动终端的分辨率的。具体地,用户可以在移动终端的命令行输入“wmsize 720×1280”或者“am display-size 720×1280”,即可将移动终端的分辨率设置为720×1280。
此外,为了保证移动终端能够正常显示待显示图像,不但需要用户在移动终端中设置分辨率,而且还需要用户在移动终端中相应地设置像素密度。否则,如果用户减小移动终端的分辨率,而没有相应地减小移动终端的像素密度;或者,用户增大移动终端的分辨率,而没有相应地增大移动终端的像素密度,移动终端则无法正常显示待显示图像。例如,移动终端中待显示图像为一个100×100的元素,当移动终端的分辨率为1920×1080时,这个元素在移动终端的像素密度为0.052×0.093;当移动终端的分辨率为1280×720时,这个元素在移动终端的像素密度为0.078×0.139。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在现有分辨率的调整方法中,当移动终端从当前显示模式切换到目标显示模式时,需要用户在移动终端中手动设置目标显示模式,即:需要用户在移动终端中手动设置分辨率和像素密度。然而,当移动终端中的待显示图像发生改变时,由于人眼对于移动终端的分辨率的敏感度较低,因此,用户通常不会对移动终端的显示模式进行手动调节,这样不仅会影响待显示图像的显示效果,而且还会造成移动终端的功耗浪费。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图像显示方法及移动终端,不仅可以保证待显示图像的显示效果,而且还可以避免移动终端的功耗浪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显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当移动终端将预先确定的待显示图像在当前显示模式下进行显示时,判断所述移动终端和所述待显示图像在所述当前显示模式下是否满足各自对应的切换条件;
当所述移动终端和所述待显示图像在所述当前显示模式下满足各自对应的切换条件时,将所述移动终端从所述当前显示模式切换到所述目标显示模式;其中,所述当前显示模式至少包括:当前分辨率和当前像素密度;所述目标显示模式至少包括:目标分辨率和目标像素密度;
将所述待显示图像在所述目标显示模式下进行显示。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判断所述移动终端和所述待显示图像在所述当前显示模式下是否满足各自对应的切换条件,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兴软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上海中兴软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092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