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氧化碲晶体的低移频频率尾纤耦合声光移频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07896.4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652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陈华志;申向伟;王智林;朱吉;周建国;曹家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六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F1/11 | 分类号: | G02F1/11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0212 | 代理人: | 李海华 |
地址: | 4000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氧化 晶体 频频 率尾纤 耦合 声光 移频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体声波声光移频器,尤其是一种基于氧化碲晶体的低移频频率尾纤耦合声光移频器,属于声光器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尾纤耦合声光移频器是一种利用声光互作用效应改变输入光频率的光电子器件,常用声光介质包括氧化碲晶体、钼酸铅晶体、锗砷硒玻璃等,其中氧化碲声光晶体由于其优异的光学、声学特性,以及稳定的材料来源,在尾纤耦合声光移频器应用最广,制作的器件被广泛应用于外差探测等领域。
当前基于氧化碲晶体的尾纤耦合声光移频器采用的是布拉格声光衍射,以氧化碲晶体[001]轴作为声波矢量方向,如图1。氧化碲晶体的光入射面、光出射面相互平行,平行于氧化碲晶体[001]轴;氧化碲晶体3的换能器安装面垂直于晶体[001]轴;压电换能器2激发的声波耦合入氧化碲晶体3;声波进入氧化碲晶体后振动方向沿氧化碲晶体[001]轴,声速V=4200m/s;入射光由输入尾纤准直器1导入氧化碲晶体3,与声波相互作用发生衍射;声波频率由“多普勒效应”加载到衍射光场频率上,使衍射光频率在输入光频率的基础上被“移动”了一个声波频率,实现声光移频;衍射光由输出尾纤准直器4导出。为实现布拉格声光衍射,需要氧化碲晶体沿通光方向长度L≥2L0 , L0∝(V/f)2为特征长度,f为声波频率,也是一次声光衍射过程产生的移频频率。当前基于氧化碲晶体的尾纤耦合声光移频器通过一次声光衍射实现低的移频频率,需要将氧化碲晶体做的很长,如利用单次声光衍射对1550nm波长输入光实现10MHz声光移频,则需要将氧化碲晶体长度做到500mm左右,在实际工程中无法实现。当前的氧化碲晶体尾纤耦合声光移频器单次声光衍射的移频频率一般在40MHz以上。更低的移频频率则需要两个声光器件或晶体在空间上级联,通过反向二次衍射的方式实现,但这会增加光路的复杂度、尺寸、调试难度及构造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氧化碲晶体的低移频频率尾纤耦合声光移频器,本尾纤耦合声光移频器可以在小的晶体长度尺寸下,利用单次声光衍射实现低的移频频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氧化碲晶体的低移频频率尾纤耦合声光移频器,包括输入尾纤准直器、压电换能器、氧化碲晶体和输出尾纤准直器;所述氧化碲晶体为六面体,包含光入射面、光出射面、换能器安装面、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及第三侧面,光入射面和光出射面相互平行,换能器安装面和第三侧面相互平行,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相互平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面位于氧化碲晶体[110]轴和[001]轴组成的平面内;光入射面垂直于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并与氧化碲晶体[110]轴成特定夹角θ1,该特定夹角θ1使特定波长的光从输入尾纤准直器垂直入射到光入射面时,能在氧化碲晶体内发生布拉格衍射;换能器安装面垂直于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并与氧化碲晶体[001]轴成成特定夹角θ2,该特定夹角θ2使压电换能器激发的声波,能够使声波振动方向在氧化碲晶体内沿[-110]轴方向、声波矢量方向垂直于换能器安装面的方向传输。
进一步地,输入尾纤准直器、输出尾纤准直器的光传输主轴方向与氧化碲晶体的轴向相对位置关系为:输入尾纤准直器的主轴方向位于氧化碲晶体[110]轴和[001]轴组成的平面内,使入射光偏振方向沿晶体[110]轴和[001]轴组成的平面进入氧化碲晶体发生布拉格衍射;布拉格衍射导致衍射光偏振方向正交于入射光偏振方向;输出尾纤准直器的主轴方向与输入尾纤准直器主轴方向成正交关系,与氧化碲晶体[-110]轴方向在空间上平行,使衍射光偏振方向沿光传输主轴方向进入输出尾纤准直器,向后导出。
优选地,特定夹角θ1为1°-18°(更优选为3-10°),特定夹角θ2为1°-20°(更优选为4-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六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六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078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降低剩余振幅调制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配向膜膜面检测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