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真空玻璃的热导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05140.6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33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苑绍东;戴长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5/20 | 分类号: | G01N25/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3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 玻璃 测量 装置 | ||
一种真空玻璃的热导测量装置,包括外壳、冷板、热板、真空系统和控制系统,热板放置在冷板和外壳组成的封闭空间内,待测的真空玻璃放置在冷板与热板之间;冷板与外壳闭合后,通过真空系统将其内部抽成高真空,利用高真空得到比真空玻璃更好的绝热性能和提供标准校正;通过读取测量热板的恒温功率、有效面积以及热板与冷板的恒定温度就能利用计算出所测真空玻璃的热导;或通过分别读取测量真空玻璃和校正标准板时测量热板所需的恒温功率,并利用校正标准板的计算热导值,就能直接得到精准的真空玻璃热导值。该测量装置能够解决测量热板的散热问题以及提供校正标准板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测量方便和数据准确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导测量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真空玻璃的热导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真空玻璃是最好的节能玻璃之一,其隔热性能的好坏一般用传热系数来表示,传热系数可以通过热导来求得。由于真空玻璃的传热系数非常小,所以用现有的热导仪来测量时其误差就非常大,例如当传热系数小于1时,其测量误差为±0.1,理论上真空玻璃的传热系数可以小至0.2,在此情况下现有热导仪的误差是无法接受的。现有技术中虽然有许多测量真空玻璃传热系数的装置和方法,如专利申请CN02243245.0、CN200320126692.1、CN200620131674.6、CN200710003450.6、CN201210017369.4和CN201210111168.0等,但对于同样厚度的绝热材料来说,真空玻璃的热导是最小的,难以找到比真空玻璃更好的绝热板,所以以上这些装置和方法无法解决测量热板的散热问题以及提供已知准确传热系数或热导的校正标准板的问题,因而现有技术很难准确测定真空玻璃的传热系数。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真空玻璃的热导测量装置,能够解决测量热板的散热问题以及提供校正标准板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测量方便和检测数据准确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真空玻璃的热导测量装置,包括外壳、冷板、热板、真空系统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热板放置在冷板和外壳组成的封闭空间内,待测的真空玻璃放置在冷板与热板之间、并与冷板和热板紧密接触;热板包括测量热板和防护热板,测量热板足够大,能够将真空玻璃视为均匀板;冷板与外壳闭合后,通过真空系统将其内部抽成高真空,利用高真空得到比真空玻璃更好的绝热性能和提供标准校正;在测量过程中,热板与冷板的温度通过控制系统分别恒定在预先设定的值,热板产生的热流通过真空玻璃稳定传向冷板,通过读取测量热板的恒温功率、测量热板的有效面积以及热板与冷板的恒定温度就能利用控制系统计算出所测真空玻璃的热导;或通过分别读取测量真空玻璃和校正标准板时测量热板所需的恒温功率,并利用测量状态下校正标准板的计算热导值,就能利用控制系统直接得到精准的真空玻璃热导值。
其中:
所述外壳的内表面优选是低辐射面,或有低辐射膜,如铝膜、银膜或金膜等,以减小辐射传热、强化绝热性能;
所述外壳为圆弧形、圆盘形或方形,冷板与外壳之间通过橡胶密封圈密封,冷板的开启可采用上开式或先上开后侧开的方式。
所述热板设有加热与控温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为电阻丝或电热管或电热膜或其他加热方式,电热膜加热有利于减小加热板的体积和减小热惯性;所述控温装置为热电偶或温度传感器以及外接控温仪表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理工大学,未经青岛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051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玻璃的热导测量仪
- 下一篇:建筑玻璃热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