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冲泡固液分离米酒酿即食餐包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05082.7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0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张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玲 |
主分类号: | C12G3/02 | 分类号: | C12G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16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餐包 冲泡 即食 传统米酒 固液分离 米酒 酒酿 后处理工序 原汁米酒 生产工艺 加工生产工艺 干湿分离 破损问题 液态包装 有效解决 运输过程 制作过程 酒糟 前处理 酿制 糯米 酒汁 发酵 加工 保证 制作 生产 | ||
本发明属于即食餐包加工生产工艺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一种冲泡固液分离米酒酿即食餐包生产工艺。前处理工序为将糯米发酵制成原汁米酒;后处理工序为将所述原汁米酒制成冲泡固液分离米酒酿制成即食餐包;所述后处理工序还包括:步骤一:分离;步骤二:酒汁加工;步骤三:酒糟加工;步骤四:包装。有效解决传统米酒干湿分离问题,保证生产后的冲泡米酒餐包在口感、营养、色泽,味道上都优于传统米酒。在有效的解决了传统米酒制作过程,减少用户制作时间,让使用者随时可以吃到既有风味又有品质的米酒,更可以真正保证米酒酿的营养价值,同时也解决了液态包装在运输过程中容易破损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即食餐包加工生产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冲泡固液分离米酒酿即食餐包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现阶段米酒的生产过程在原工艺基础上主要对洗米蒸饭等环节进行了机械自动化的改进,有效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通常将硬质包装改为软质包装。然而,在现有技术中,米酒的加工生产多以液态为主,各类液态包装均存在包装袋容易破损和整体较为笨重的问题;而加工工艺中的加热沸腾、煮酒调配等工序,又使米酒中包含的多种风味物质严重挥发。同时,最后的热杀菌工艺又极易造成米酒的成品颜色变煮黄、变色,这种生产工艺使得液态米酒在风味、营养、色泽等多方面与原汁原味的米酒品质存在较大差异。现有米酒品类多样化、不纯正,在食用方面也是颇为复杂,火候难以控制,导致营养价值流失。
因此,基于上述缺陷,市场上急需提供一种有效解决传统米酒干湿分离问题,保证生产后的冲泡米酒餐包在口感、营养、色泽,味道上都胜过传统米酒的多功能冲泡固液分离米酒酿即食餐包生产工艺。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冲泡固液分离米酒酿即食餐包生产工艺,它有效解决传统米酒干湿分离问题,保证生产后的冲泡米酒餐包在口感、营养、色泽,味道。
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冲泡固液分离米酒酿即食餐包生产工艺,包括前处理工序和后处理工序,所述前处理工序为将糯米发酵制成原汁米酒;所述后处理工序为将所述原汁米酒制成冲泡固液分离米酒酿制成即食餐包。
所述后处理工序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分离,将原汁米酒分离成为酒汁和酒糟;
步骤二:酒汁加工,将分离后的酒汁过滤后经过65℃至70℃灭活酵母菌,灌装后在89℃至93℃水浴下恒温20分钟后进行内包装;
步骤三:酒糟加工,包括酒糟和米糟,将分离后的酒糟转入-35℃至-30℃冷冻处理20±1小时,然后转入40℃-55℃真空干燥室干燥处理25-40小时,待米糟彻底风干制成方块形状后进行内包装;
步骤四:包装:将加工好的酒酿汁和酒糟进行分离式独立包装成半成品,然后在将半成品进行归纳组装包装成即食餐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后处理工序还包括检验步骤,所述检验步骤为将分别经过米汁加工和米糟加工步骤后的所述米汁和米糟进行质量检验,所述质量检验包括菌株检验和营养成分检验,所述检验步骤在步骤一与步骤二之间进行,又或者地,所述检验步骤与步骤二同时进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米糟的加工工序为:将所述米糟经去糖处理后转入-35℃冷冻处理18-20小时,然后转入45℃真空干燥室干燥处理30小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处理工序从工序的先后顺序还包括以下几个步骤:a.清洗、b.浸泡、c.蒸饭、d.冷却、e.拌曲和f.发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玲,未经张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050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