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富SOD植物(黑小麦、米油糠粉)中生物发酵后提取SOD精酶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05007.0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225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夏胜芳;杨瑞;王健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胜芳 |
主分类号: | C12N9/02 | 分类号: | C12N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11569 | 代理人: | 王加贵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od 植物 小麦 米油糠粉 生物 发酵 提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从富SOD植物(黑小麦、米油糠粉等植物)中生物发酵后提取SOD精酶的方法。
背景技术
SOD是Super Oxide Dismutase缩写,中文名称超氧化物歧化酶,是生物体内重要的抗氧化酶,广泛分布于各种生物体内,如动物,植物,微生物等。SOD具有特殊的生理活性,是生物体内清除自由基的首要物质。SOD在生物体内的水平高低意味着衰老与死亡的直观指标;现已证实,由氧自由基引发的疾病多达60多种。它可对抗与阻断因氧自由基对细胞造成的损害,并及时修复受损细胞,复原因自由基造成的对细胞伤害。由于现代生活压力,环境污染,各种辐射和超量运动都会造成氧自由基大量形成;因此,生物抗氧化机制中SOD的地位更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然而现有技术中SOD酶广泛的存在于动植物界,都不耐高温(40℃以上),且易被人体胃肠的酸碱破坏,再则sod含量也低,而且人的用量不可控制,无法量化。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从富SOD植物(黑小麦、米油糠粉等植物)中生物发酵后提取SOD精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富含SOD酶的原料,按比例混合,并在10-40℃发酵3天;
2)加水后,使用湿法研磨或干法粉碎;
3)收集湿法研磨的浆液过滤或干法粉碎的微粒,滤液用分子筛过滤后,得到SOD粗酶液;
4)加热后放置一段时间后,再用分子筛过滤,滤液用低温喷雾冷冻干燥法处理;
5)收集干燥粉即得SOD精制酶。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从富SOD植物(黑小麦、米油糠粉等植物)中生物发酵后提取SOD精酶的方法中,所述步骤1)中的原料包括油松针、黑小麦麸皮、稻花香米糠、黑大蒜、沙棘、刺梨。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从富SOD植物(黑小麦、米油糠粉等植物)中生物发酵后提取SOD精酶的方法中,所述油松针、黑小麦麸皮、稻花香米油糠粉、黑大蒜、沙棘、刺梨的比例分别为以重量计30%、30%、30%、5%、2%、3%。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从富SOD植物(黑小麦、米油糠粉等植物)中生物发酵后提取SOD精酶的方法中,所述发酵的菌株为蜡质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MEP-01(CGMCCO188-01)、短芽孢杆菌(Bacillus brevis)MEP-02(CGMCCO188-02)、坚强芽孢杆菌(Bacillus firmus)MEP-03(CGMCCO188-03)、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MEP-04(CGMCCO188-04)、球形芽孢杆菌(Bacillus sphaericus)MEP-05(CGMCCO188-05)、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MEP-06(CGMCCO188-06)六种芽孢杆菌(记载于专利CN 1091590A),VIB蜡质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CGMCC 0137),该菌株记载于专利CN 1035319。
所述发酵方法为使用以上7种菌株的任意一种单独发酵10-40℃发酵3天;或使用如下组合10-40℃发酵3天:
1、蜡质芽孢杆菌YIB和蜡质芽孢杆菌MEP-01的混合菌剂
2、蜡质芽孢杆菌YIB和短芽孢杆菌MEP-02的混合菌剂
3、蜡质芽孢杆菌YIB和坚强芽孢杆菌MEP-03的混合菌剂
4、蜡质芽孢杆菌YIB和枯草芽孢杆菌MEP-04的混合菌剂
5、蜡质芽孢杆菌YIB和球形芽孢杆菌MEP-05的混合菌剂
6、蜡质芽孢杆菌YIB和地衣芽孢杆菌MEP-06的混合菌剂
7、蜡质芽孢杆菌MEP-01和短芽孢杆菌MEP-02的混合菌剂
8、坚强芽孢杆菌MEP-03和枯草芽孢杆菌MEP-04的混合菌剂
生产上述混合菌剂按下列含菌比将两种菌种配成混合菌液:其配比(菌株数)分别为:
蜡质芽孢杆菌YIB与蜡质芽孢杆菌MEP-01为1∶0.5-2
蜡质芽孢杆菌YIB与短芽孢杆菌MEP-02为1∶0.5-1.5
蜡质芽孢杆菌YIB与坚强芽孢杆菌MEP-03为1∶0.5-1.5
蜡质芽孢杆菌YIB与枯草芽孢杆菌MEP-04为1∶0.5-2
蜡质芽孢杆菌YIB与球形芽孢杆菌MEP-05为1∶0.5-2
蜡质芽孢杆菌YIB与地衣芽孢杆菌MEP-06为1∶0.5-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胜芳,未经夏胜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050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