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示波器物联网系统及示波器远程管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04237.5 | 申请日: | 201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269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杜超;林开伟;高浩;陈曼雯;杨林成;刘海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31247 | 代理人: | 刘卫宇 |
地址: | 20180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示波器 联网 系统 远程管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示波器物联网系统及示波器远程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示波器在工业测量、教育教学等领域应用非常广泛。现场测试人员使用示波器一般是在现场捕捉波形后进行分析,如果需要远在别的地方的工程师共同根据现场的实时情况分析波形时,一般做法是将波形进行存储(存储到示波器或者存储在U盘),然后通过电脑远程将静态图片发送给远方的配合分析的工程师。这种情况一方面无法让远方的共同分析人员看到现场实时的波形,另外通过先存储后发送图片的方式很难第一时间时间波形的共享与分析,也很难实现清晰技术交流。此外,有些现场需要长时间的记录波形或者存在不适合人员在设备附近长期停留的强辐射环境,这个时候传统的示波器很难做在远离示波器时做到实时波形的获取。虽然有些示波器具备长期存储功能,但是从存储的大量的波形中找到需要的数据是一件很令人头疼的事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远程实时监测现场示波器的测量波形、并与现场的示波器操作人员进行会话沟通的智能示波器物联网系统。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进一步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示波器远程管理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智能示波器物联网系统,包括一台或多台智能示波器、一个或多个终端以及云平台;智能示波器和终端的其中一方中的任一设备用于通过云平台提供的在线查询在智能示波器和终端的另一方中选择通信对象,并通过云平台向通信对象发送通信连接请求,在通信对象接受该通信连接请求后建立通信连接;云平台用于管理智能示波器和终端的注册和登录,向智能示波器和终端的其中一方中的任一设备提供智能示波器和终端的另一方中的哪些设备处于在线状态的在线查询,并在通信连接建立后将智能示波器发送的音频信息和测试波形图像信息转发给终端,将终端发送的音频信息转发给智能示波器,以使智能示波器用户与终端用户之间实现语音会话,且终端能够实时显示智能示波器的测试波形。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示波器远程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台或多台智能示波器以及一个或多个终端分别与云平台建立通信,云平台向智能示波器和终端的其中一方中的任一设备提供智能示波器和终端的另一方中的哪些设备处于在线状态的在线查询;
智能示波器和终端的其中一方中的任一设备用于通过云平台提供的在线查询在智能示波器和终端的另一方中选择通信对象,并通过云平台向通信对象发送通信连接请求,在通信对象接受该通信连接请求后建立通信连接;
云平台在通信连接建立后将智能示波器发送的音频信息和测试波形图像信息转发给终端,将终端发送的音频信息转发给智能示波器,以使智能示波器用户与终端用户之间实现语音会话,且终端能够实时显示智能示波器的测试波形。
本发明包括以下优点:
1、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智能示波器与作为终端的手机、电脑之间可建立通信连接,通过云平台实现智能示波器用户与终端用户之间的音频会话,同时终端用户能够通过终端的显示屏实时观察智能示波器的测试波形,从而方便了现场的示波器操作人员与远程的工作人员的技术交流,便于高效快捷地解决现场测试中所出现的技术问题;
2、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智能示波器物联网系统中,终端用户可以对智能示波器进行远程操作控制,解决了在不适合人员长期停留的强辐射环境下无法进行长时间测量的难题。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采用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智能示波器物联网系统的原理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智能示波器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了终端作为通信连接请求的接收方与智能示波器实现通信连接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示出了终端作为通信连接请求的请求方与智能示波器实现通信连接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示波器物联网系统包括一台或多台智能示波器1、一个或多个终端2以及云平台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042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