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真空干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02359.0 | 申请日: | 201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182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发明(设计)人: | 罗献南;张方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锴诚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5/04 | 分类号: | F26B5/04;F26B11/12;F26B2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茂达智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94 | 代理人: | 夏龙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平湖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 干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体物料干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真空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选择合理的干燥技术有助于节约成本、降低能耗,而对干燥技术和成本的正确评估对于选择合适的干燥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水含量的增加会逐渐降低物料的剪切黏度。在加工过程中,由于熔体流动性能的变化,产品的质量以及一系列的加工工艺参数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例如,停滞时间过长会使残余水分含量太低从而造成黏度的增加,这将导致填模不充分,同时也会造成物料发黄。另外,某些性能的变化并不能直接用肉眼观察到,而只有通过对材料进行相关的测试才能发现,如机械性能和介电强度的改变。在选择干燥过程时,鉴别材料的干燥性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物料可以分成吸湿性和非吸湿性两种。吸湿性物料能够从周围环境吸收水分,非吸湿性材料不能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对于非吸湿性物料,任何环境中存在的水分都保留在表面,成为“表面水分”而易于被清除。不过由非吸湿性物料制成的胶粒也可能因为添加剂或填料的作用而变得具有吸湿性。
对于非吸湿性物料,可以使用热风干燥机进行干燥。因为水分只是被物料与水的界面张力松散地约束,易于去除。此类机器的原理是,利用风扇来吸收环境中的空气并将其加热到干燥特定物料所要求的温度,被加热后的空气经过干燥料斗,并通过对流的方式加热物料以除去水分。该干燥方式的缺点是:干燥速度慢,能耗高,容易降低原料机械和物理性能,废品率高。除湿干燥效果受环境湿度影响大。吸附式除湿干燥,目前,最为普遍的方法是利用干燥气体发生器,该设备以由两个分子筛组成的吸附性干燥器为核心,空气中的水分在这里被吸收。该干燥方式的缺点是:干燥速度较慢,能耗较高,容易降低原料机械和物理性能。塑料的干燥对于每一个塑料加工商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同时,为了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这一过程也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专利文献CN102233622A公开一种真空塑料干燥机及干燥工艺,真空塑料干燥机包括真空干燥桶,真空干燥桶包括内桶和外桶,外桶为密封结构,在外桶底桶的进气孔管连接加热装置,加热装置的前端安装有水分分离过滤器,在外桶抽真空孔管接真空泵,在真空状态进行干燥,可提高干燥速度,减少能源的消耗,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效率追求的不断变化,期待干燥效率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空干燥装置,可进一步提高干燥效率。
本发明公开的真空干燥装置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真空干燥装置,包括支架、料斗组件、料桶机构、加热机构、真空泵和卸料机构,还包括料桶驱动机构,所述料斗组件、料桶机构、加热机构、真空泵、卸料机构和料桶驱动机构设于支架上,所述料斗组件设于料桶机构的上方,所述卸料机构设于料桶机构的下方,所述料桶机构包括第一料桶、第二料桶、第三料桶和旋转轴,第一料桶、第二料桶和第三料桶相互固定,所述旋转轴设于第一料桶、第二料桶和第三料桶的中心,并与第一料桶、第二料桶和第三料桶固定,所述料桶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料桶机构绕旋转轴转动,所述料斗组件用于将物料送至料桶机构的其中一料桶中,所述加热机构用于为该料桶加热,所述真空泵用于为其中一料桶抽真空,所述卸料机构将一料桶中的物料输出。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架包括上支撑板、下支撑板和上支撑连接件,所述上支撑板设于下支撑板上方,所述上支撑连接件用于固定连接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所述料斗组件设于上支撑板上,所述料桶机构设于下支撑板上,位于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之间,所述卸料机构设于下支撑板下方。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上支撑板上对应第一料桶、第二料桶和第三料桶处分别设有第一上盖孔、第二上盖孔和第三上盖孔,所述第二上盖孔和第三上盖孔处分别设有上密封端盖,所述料斗组件设于第一上盖孔上方,所述上密封端盖通过下压气缸固定于上支撑板上,所述下支撑板上对应第一料桶、第二料桶和第三料桶处分别设有第一下盖孔、第二下盖孔和第三下盖孔,所述第一下盖孔和第二下盖孔处分别设有下密封端盖,所述下密封端盖通过上压气缸固定于下支撑板上,所述卸料机构设于第三下盖孔下方。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料桶驱动机构包括三等分凸轮、第一旋转架气缸、第二旋转架气缸和第三旋转架气缸,所述三等分凸轮与旋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旋转架气缸的输出端、第二旋转架气缸的输出端和第三旋转架气缸的输出端分别设于三等分凸轮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上支撑板上设有通孔,所述旋转轴伸出上支撑板的通孔与三等分凸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旋转架气缸、第二旋转架气缸和第三旋转架气缸设于上支撑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锴诚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锴诚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023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