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在流量控制装置上的复位阀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00964.4 | 申请日: | 2014-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481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周先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乐市丽智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F39/02 | 分类号: | D06F3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七夏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2 | 代理人: | 刘毓珍 |
地址: | 350200 福建省福州市长***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量 控制 装置 复位 | ||
1.一种用在流量控制装置上的复位阀,主要由复位阀座(21)、活塞(22)、止位座(23)、复位弹簧(24)组成;所述的流量控制装置主要由射流混合器(1)、复位阀(2)和流量阀(3)组成;射流混合器(1)采用文丘里管,进口端与进水管相连,出口端与洗衣桶相连;在射流混合器狭窄部位设有向外突出的与射流混合器内部连通的吸液嘴(11)和吸气嘴(1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位阀座(21)为上部开口的中空柱形,在复位阀座的底壁上设有向外突起的进气嘴(211),进气嘴通过第二连接管与流量阀相连,在复位阀座的侧壁上设有向外突起的出气嘴(212),出气嘴通过第一连接管与射流混合器的吸气嘴相连;在复位阀座的侧壁上还设有一个向外突起的旁路体,在旁路体内设有旁路通道(213),旁路通道的进气端靠近复位阀座的底壁并与复位阀座的内孔相通,旁路通道的出气端与出气嘴同轴;复位弹簧从复位阀座上部开口放入复位阀座内,并安置在复位阀座内孔的底壁上,复位弹簧顶部的直径小于活塞杆的直径;沿复位阀座的上部边缘设有一圈与复位阀座的内孔同轴并且直径大于复位阀座内孔的止位槽(214),沿止位槽的底壁向下设置一条以上的定位槽(215);沿止位座23的中心轴设有孔径大于或等于活塞杆直径的通孔,在止位座底壁上沿通孔的边缘设有向下突起的止位突缘,止位突缘与止位槽采用螺纹或卡口连接;所述的活塞主要包括活塞头和活塞杆,在活塞杆外壁设置向外突起的与定位槽相匹配的定位键(25),在活塞杆上设有与其中轴垂直的左右贯通的气孔(26),定位键下边缘与气孔(26)的中轴线距离大于或等于定位槽(215)底壁至旁路通道出气端的中轴线的距离,当向下压活塞时,定位键沿定位槽移动到定位槽的底壁处止位,这时,气孔与旁路通道出气端和出气嘴处于同一中轴线上;将活塞杆的顶部从止位突缘一端穿过止位座的中心孔,使定位键位于止位突缘的下方,再将活塞头旋拧在活塞杆顶端或直接将活塞头焊死在活塞杆顶端,使止位座(23)套在定位键上方的活塞杆上;将活塞杆的末端向下插入复位阀座,使止位突缘插入止位槽,使定位键(25)进入定位槽(215)内防止活塞杆产生转动,活塞杆的末端抵住复位弹簧;止位突缘通过螺纹或卡口与止位槽连接,使止位座固定在复位阀座顶上,将活塞固定在复位阀座上,使活塞只能在外力的作用下沿着复位阀座的中轴线上下移动,并且,向上移动的上限为定位键抵到止位座的止位突缘,向下移动的下限为定位键抵到定位槽的底壁;当射流混合器内有水流动时,吸气嘴内产生负压,向下按压活塞,使活塞头抵住止位座,活塞杆末端向下压紧复位弹簧,使复位弹簧收缩,气孔(26)与复位阀座的出气嘴(212)和旁路通道(213)的出气端相连通,复位阀处于打开状态,这时,负压吸住活塞,活塞持续压紧复位弹簧,克服复位弹簧的弹力使其不会向上复位;当水流停止流动,吸气嘴内的负压消失,复位弹簧向上复位将活塞顶起,使气孔(26)的位置高于复位阀座的出气嘴(212)和旁路通道(213)的出气端,复位阀处于关闭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在流量控制装置上的复位阀,其特征在于:在气孔上部和下部的活塞杆外壁分别设有与复位阀座的内壁形成紧配合的上密封圈和中密封圈;在活塞杆靠近复位弹簧的末端设有与复位阀座的内壁形成紧配合的下密封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在流量控制装置上的复位阀,其特征在于:当没有按下活塞时,所述的活塞杆的气孔、上密封圈和中密封圈都位于复位阀座的出气嘴(212)和旁路通道(213)的出气端上方,这时,下密封圈位于复位阀座的进气嘴(211)和旁路通道(213)的进气端下方;当按下活塞时,所述的活塞杆的上密封圈位于复位阀座的出气嘴(212)和旁路通道(213)的出气端上方,这时,中密封圈和下密封圈位于复位阀座的出气嘴(212)和旁路通道的出气端下方,气孔(26)与复位阀座的出气嘴和旁路通道的出气端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乐市丽智产品设计有限公司,未经长乐市丽智产品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0096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活检针(HJZ1)
- 下一篇:笔式胰岛素注射针的安全护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