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阵列式电磁阻尼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99780.0 | 申请日: | 201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90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谢发祥;高翔;赵炜;吉伯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6/00 | 分类号: | F16F6/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04 | 代理人: | 李晓 |
地址: | 211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阵列 电磁 阻尼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抑制结构振动作用下的响应的阻尼器,具体涉及一种阵列式电磁阻尼器,属于结构振动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土木工程领域的振动控制,一般按有无外界能量输入可分为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两大类,以及由这两种控制方式结合而成的半主动控制和混合控制。常用的被动控制方式有:基础隔振、耗能构件减振体系、耗能器减振及吸振器减振。结构主动控制主要的控制方式有:主动调频质量阻尼器、主动锚索控制,脉冲控制,空气动力挡风板等。
被动控制是最早研究和使用的结构控制方式,具有无需外部能源、技术简单,造价低廉的优点,因而在工程中获得广泛的应用,如粘滞性阻尼器,特别是油液式阻尼器,这类阻尼器主要结构包括缸体、粘滞液体、活塞、活塞杆、阻尼材料腔、密封端套、密封环等部件。此类阻尼器对仪器的密封性要求较高,存在液体泄露的问题,对阻尼器的可靠性造成影响。
在结构振动控制领域,使用电磁阻尼器抑制结构振动作用下的响应。不会发生漏液情况,使用寿命更加长久,维修时只需更换弹簧即可,操作简单。并且不需要进行外部供电,符合绿色发展的理念。如何提高电磁阻尼器的效能,并通过优化设计简化其结构,降低制造成本,提高一致性与可靠性,就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阵列式电磁阻尼器。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阵列式电磁阻尼器,包括安装在外壳中的电涡流耗能模块、缓冲弹簧和轴承结构,所述电涡流耗能模块包括铜板、永磁体和磁铁座,永磁体在磁铁座上矩阵排列,所述永磁体的磁力线穿过铜板,铜板与外壳的底板固定连接,缓冲弹簧和轴承结构安装于外壳和磁铁座之间。
优选的,所述永磁铁具有4排,所述铜板是布置在相邻排永磁体间隙中的三片,在铜板与永磁体相对运动时即产生电涡流,电涡流产生于铜板中。
优选的,所述缓冲弹簧包含弹簧和固定螺丝,弹簧两侧固定,防止出现受压失稳情况,用螺丝连接可方便拆卸和维修,此外弹簧保证了永磁体结构自然状态下大致居中位置。
优选的,所述轴承结构包含导杆、定位支座、定向轴承,导杆穿过支座,然后被支座固定于外壳,三者共同工作,保证了永磁体结构能够来回滑动,使作为有效质量的磁铁能够与铜板发生相对运动。
优选的,所述外壳是由六个面组成的盒体,盒体的上面和前面为可拆卸,便于安装和维修,三个部分通过螺丝相连;所述的外壳前后底三面有凹槽,铜板置于凹槽内,保证连接的精度,避免了不必要的摩擦。
优选的,所述的永磁体每块上面有两个开孔,所述的磁铁座有定位开孔,永磁体通过螺丝与磁铁座固连。永磁体与磁铁座的开孔用于穿过螺丝,保证了永磁体与磁铁座的精确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磁铁座与弹簧和定向轴承处均留有开孔,前者用于连接固定螺丝来连接弹簧,后者用于连接定向轴承;
优选的,所述的定向轴承有四个开孔,用于与磁铁座侧面的连接,连接构件为螺丝;所述的导杆位于永磁体结构重心高度,避免出现偏心弯矩;
优选的,所述的导杆支座有三个开孔,底部两个用于与外壳侧面相连,连接方式为螺丝;另一个开孔用于调节开孔大小,保证对导杆的有效连接;所述的导杆在支座处为磨砂面,保证了导杆与支座之间能够有足够摩擦力。
有益效果:结构简单,所有部分均为组装而成,有利于规模化生产;无需外部供电,节能环保;可根据需要调节阻尼效果,此阻尼器永磁体数量并非一层不变,可根据需要布置,随着数量的线性变化,阻尼效果也大致线性变化,使用前景非常好。
除以上所述的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优点外。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优点做更为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其基础上未经创造性劳动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实施例的装配图;
图2是图1中电涡流耗能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永磁体结构与导杆连接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97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弹性减振结构及连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复合式三向智能隔震支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