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化控制的鞋材油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99731.7 | 申请日: | 2017-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56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林耀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耀明 |
主分类号: | B29C51/20 | 分类号: | B29C51/20;B29C51/26;B29C51/44;B29C51/46;B29L31/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2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鞋底模具 运输轨道 油压机 动力输出设备 设备本体 推拉装置 油压系统 运输装置 鞋材 装设 自动化控制 热压成型 运送 控制器连接 可滑动地 人工成本 控制器 热压 推拉 驱动 运输 运作 劳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化控制的鞋材油压系统,包括用于将鞋底模具内的鞋底热压成型的油压机、装设于所述油压机前侧的运输轨道和用于控制该鞋材油压系统运作的控制器,其特征是:所述运输轨道上设有用于来回运输鞋底模具的运输装置,所述运输装置包括可滑动地装设于运输轨道上的设备本体、用于驱动所述设备本体在所述运输轨道上行走的动力输出设备和至少一组用于推拉所述鞋底模具的推拉装置,所述动力输出设备、所述推拉装置分别装设于所述设备本体上,所述油压机、动力输出设备以及推拉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本发明的运输装置可将鞋底模具自动运送至油压机中进行热压成型,热压完成后,再自动将鞋底模具运送出,大大减轻工人劳动负担,减少人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压系统,特别是一种自动化控制的鞋材油压系统。
背景技术
二次成型鞋底油压机用于二次成型鞋底的热压成型加工,其是通过驱动油缸压合鞋底模具并对鞋底模具加热来实现加工成型的。现有的二次成型鞋底油压机的前侧一般设有一导轨。导轨上设有板车,鞋底模具放在板车上,通过人工移动板车,将模具人工推入到油压机中进行加热,发泡完成后再将模具人工通过板车转移到冷却站中定型,来回周转,完成加工。这种工作方式耗费人力、工作繁重,而且工作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化控制的鞋材油压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鞋底热压成型过程中耗费人力、工作繁重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化控制的鞋材油压系统,包括用于将鞋底模具内的鞋底热压成型的油压机(此处仍然建议删除冷却功能,通过上面背景技术描述可知由于冷却功能是通过另外的冷却站进行,因此油压机应该里面只是进行热压功能,至于后续实际操作增加冷却功能并不影响该专利的保护范围)、装设于所述油压机前侧的运输轨道和用于控制该鞋材油压系统运作的控制器,其特征是:所述运输轨道上设有用于来回运输鞋底模具的运输装置,所述运输装置包括可滑动地装设于运输轨道上的设备本体、用于驱动所述设备本体在所述运输轨道上行走的动力输出设备和至少一组用于推拉所述鞋底模具的推拉装置(我们根据专利的保护范围需要,写出至少两字代表着别人只要生产出一组或者一组以上和我们推拉装置即落入我们专利的保护范围,因此建议保留),所述动力输出设备、所述推拉装置分别装设于所述设备本体上,所述油压机、动力输出设备以及推拉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设备本体内设有用于鞋底模具来回周转的平台,所述推拉装置包括第一气缸、第二气缸、推拉板、固定板和挂钩块,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平台的边缘,所述第一气缸装设于所述固定板的外侧,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杆穿过所述固定板,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杆与所述推拉板固定连接,所述推拉板装设于所述平台上,所述挂钩块铰接于所述推拉板上,所述第二气缸固定安装于所述推拉板上,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杆与一支杆铰接,所述支杆与所述挂钩块固定连接,所述鞋底模具设有与所述挂钩块相配合勾住的倒挂钩,所述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气缸固定安装于一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推拉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平台上设有导向杆,所述推拉板可前后移动地穿设于所述导向杆。
优选的,所述挂钩块的横截面呈“L”型,所述挂钩块的一端与所述推拉板铰接,所述挂钩块的中部与所述支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设备本体内设有四个用于鞋底模具来回周转的平台,其中两组平台设于所述设备本体的上层,另外两组平台设于所述设备本体的下层,所述推拉装置有四组,每个平台内设有一组推拉装置。
优选的,所述动力输出设备包括一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运输轨道的内侧面设有与所述齿轮啮合的齿纹。
优选的,所述电机为伺服电机或者步进电机。
优选的,所述鞋材油压系统还包括一用于将鞋底放入鞋底模具的安放平台,所述安放平台与所述平台对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耀明,未经林耀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97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