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切割机双显微镜系统及其工作过程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99661.5 | 申请日: | 2017-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29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杨云龙;高阳;胡章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京创先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1/24 | 分类号: | G02B21/24;G02B2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513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割机 显微镜 系统 及其 工作 过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双显微镜切换装置,在不同显微镜镜头间自由切换,从而提高系统识别的速度和成功率。
背景技术
切割机是一种半导体后封装关键设备,其作用是将器件分割成单个的电路单元。器件上都有特殊标记,切割机通过识别器件上的标记来对准器件进行切割,而这些标记有大有小,传统的设备只有一种显微镜头,这种镜头识别大标记时特征往往不全,容易识别失败,而识别小标记时特征的精度不够,这样造成了切割机在对准时的成功率和速度都不高,影响了产线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切割机双显微镜系统及其工作过程,能保证系统在不同显微镜头间自由切换,得到最合适图像进行识别,提高系统对准的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主轴双显微镜系统,包括镜头1、镜头2、反射镜1、反射镜2、活动反射镜、反射镜电机、摄像头、工作台、编码器和工控机;图像经过镜头1、反射镜1或者镜头2、反射镜2进入活动反射镜,最后由摄像头输出给工控机;活动反射镜由反射镜电机带动可以自由旋转,当需要镜头1的图像时,电机带动活动反射镜旋转到左45度位置,需要镜头2的图像时,电机带动活动反射镜旋转到右45度位置;反射镜电机安装了编码器来反馈活动反射镜位置,工控机能实时读取反射镜位置;工控机通过读取平台位置来判断使用哪个镜头的图像,再控制反射镜电机旋转到相应位置后来采集摄像头图像。
优选的,为了增加反射镜电机的旋转精度,在反射镜电机上安转了一个编码器读取电机的位置,工控机通过位置反馈来实时调整电机位置。
优选的,反射镜1和反射镜2位置和角度不可动,这样能稳定改变光路方向。
优选的,镜头1和镜头2可以使用不同类型的显微镜头,通过调整反射镜的材质和安装角度来兼容。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切割机双显微镜系统的工作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1)当要使用镜头2图像进行粗对准时,工控机控制反射镜电机带动活动反射镜旋转到右45度,工控机实时读取编码器位置,当到达指定位置后系统打开摄像头采集镜头2、反射镜2过来的图像;
2)粗对准完成后,系统需要使用镜头1的图像进行精对准,这时工控机控制反射镜电机带动活动反射镜旋转到左45度,工控机实时读取编码器位置,当到达指定位置后系统打开摄像头采集镜头1、反射镜1过来的图像,通过图像识别完成精对准。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切割机双显微镜系统及其工作过程,能在不同显微镜镜头间自由切换,从而提高系统识别的速度和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控制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是:
如图1所示,一种切割机双显微镜系统,包括镜头11、镜头22、反射镜13、反射镜24、活动反射镜5、反射镜电机6、摄像头7、工作台8、编码器9和工控机10;图像经过镜头11、反射镜11或者镜头22、反射镜24进入活动反射镜5,最后由摄像头7输出给工控机10;活动反射镜5由反射镜电机6带动可以自由旋转,当需要镜头11的图像时,电机6带动活动反射镜5旋转到右45度位置,需要镜头22的图像时,电机6带动活动反射镜5旋转到左45度位置;工控机10通过读取平台8位置来判断使用哪个镜头的图像,再控制反射镜电机6旋转到相应位置后来采集摄像头7图像。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切割机双显微镜系统的工作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1)当要使用镜头22图像进行粗对准时,工控机10控制反射镜电机6带动活动反射镜5旋转到右45度,工控机10实时读取编码器9位置,当到达指定位置后系统打开摄像头7采集镜头22、反射镜24过来的图像;
2)粗对准完成后,系统需要使用镜头11的图像进行精对准,这时工控机10控制反射镜电机6带动活动反射镜5旋转到左45度,工控机10实时读取编码器9位置,当到达指定位置后系统打开摄像头7采集镜头11、反射镜13过来的图像,通过图像识别完成精对准。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京创先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京创先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96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