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透气绳编带及其编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98832.2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228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吴开模;何平;张小萍;高晓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秋弹性织物有限公司;南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D04C1/02 | 分类号: | D04C1/02;D04C1/06;D03D1/00;D03D13/00;D03D15/283;D03D15/50;D03D15/47;D03D2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贾曼曼 |
地址: | 22600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透气 绳编带 及其 编织 方法 | ||
1.一种抗菌透气绳编带,其特征在于:由三股以上的织带相互编织而成,抗菌透气
绳编带的宽为6-10mm、厚为3-6mm;每股织带的宽均为6-10mm、厚均为1.5-2.5mm;每股织带的上下表面均交织有0.1-0.3mm厚的绒层;每股织带由经线与纬线以(3-5):1的交织比例交织形成,每股织带的经线包括60-70条抗菌尼龙加捻纱线和90-100条氨纶包覆纱线;所述的抗菌透气绳编带的编织方法包括顺序相接的如下步骤:
A、穿纱:穿纱时,后梳要与机头针位垂直,后梳的齿间距为0.3mm;
B、入筘:钢筘密度为9格/厘米,钢筘宽度为89mm;
C、换纬密:拉紧收带状态下,每1cm打12.6纬;
D、排花链:将花链装上机器;
E、机器调试:包括顺序相接的如下步骤:
E1将针座连杆调到第2孔,针座规格为25度;
E2将针的行程调到20mm,针舌顶部到针座的距离为1.4cm;
E3按慢键测试上下纬是否能被上下针钩住,如不能,上下调节纬钩至针能把纬线钩住;
E4调节开口至经线闭合,钢筘回到起点后开口刻度为250°;
E5棕框调试:花链走中上层确保上层纱线走到中间时离下纬钩最少有4mm的距离,每个框的纱线在开口最高时,纬钩在中间穿过;
E6棕框第5-12框在上中下走位交织时,走中上时,离下纬钩距离不能少于1.2mm,走中下时,离上纬钩距离不能少于1.2mm;
E7给每一层的纱线盘头调节松紧度,抗菌尼龙加捻纱线盘头加减砝码至10cm胚带拉伸到235%为所需标准值,氨纶包覆纱线盘头加减砝码至10cm胚带拉伸到235%为所需标准值;
F、编织至所需长度,得织带;
G、将三股以上的织带相互编织形成抗菌透气绳编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透气绳编带,其特征在于:织带有三股,三股织带相互编织形成麻花状。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菌透气绳编带,其特征在于:抗菌尼龙加捻纱线的细度为75D,喷丝孔数为24F。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菌透气绳编带,其特征在于:氨纶包覆纱线包括第一氨纶包覆纱线和第二氨纶包覆纱线;第一氨纶包覆纱线有12-16条,第一氨纶包覆纱线为70D尼龙包38D氨纶的结构;第二氨纶包覆纱线有78-84条,第二氨纶包覆纱线为140D尼龙包40D氨纶的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菌透气绳编带,其特征在于:抗菌尼龙加捻纱线排列在氨纶包覆纱线的外围。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菌透气绳编带,其特征在于:每股织带的经线有5-10层。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菌透气绳编带,其特征在于:每股织带的纬线为尼龙加捻纱线,纬线的细度为40D,喷丝孔数为36F。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透气绳编带,其特征在于:步骤A前还包括选棕丝选择:棕框数量不小于18框,其中,1-12框为单孔棕丝,13框以后为双孔棕丝,双孔棕丝的上孔和下孔之间的距离为15.2mm;所用织机为NF6/27-20框,生产机速为1000转/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秋弹性织物有限公司;南通大学,未经江苏金秋弹性织物有限公司;南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883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