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对混合能量供电分布式天线系统能量有效的功率分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96214.4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868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朱鹏程;李佳珉;肖果平;尤肖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7/0426 | 分类号: | H04B7/0426;H04W52/18;H04W52/24;H04W52/26;H04W52/34;H04W52/4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118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混合 能量 供电 分布式 天线 系统 有效 功率 分配 方法 | ||
1.一种针对混合能量供电分布式天线系统能量有效的功率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得系统用户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以及天线单元采集的能量;
S2:建立混合能量供电分布式天线系统的功率消耗模型,并基于所述模型建立能量有效的功率分配优化问题;
其中,功率消耗模型如式(1)所示:
式(1)中,Ptot表示系统总的功率消耗,K表示用户个数,M表示天线单元总数,η表示功率放大器的效率,Pdyn表示系统动态消耗的功率,Psta表示系统静态消耗的功率,Pfir表示RAU连接到中心处理器的光纤损耗,表示天线单元m分配用户k的电网功率;
功率分配优化问题如式(2)所示:
式(2)中,表示天线单元m分配用户k的电网功率,表示天线单元m分配用户k采集能量的功率,φ表示系统能量效率,Rk表示第k个用户的速率,表示天线单元m最大的发送功率,Rmin表示满足用户QoS保障的最小速率,Ptot表示系统总的功率消耗,K表示用户个数;
S3:通过Dinkelbach方法将步骤S2建立的优化问题转化为等价的分式规划问题;
S4:利用连续凸函数逼近方法,将步骤S3得到的分式规划问题转化为对应的几何规划问题,并初始化系统发送功率与能量效率φ,设置功率分配方法的收敛精度ξ,设置初始迭代次数i=0,j=0;
S5:计算连续凸函数逼近因子以及转化为几何规划问题后的能效函数Fi(φ);
S6:根据步骤S4得到的几何规划问题,通过迭代方法求解最优功率分配
S7:判断功率分配方法的收敛精度是否小于收敛门限:如果小于,则进行步骤S8;否则,则返回步骤S6;
S8:将最优功率分配重新赋值给转化为几何规划问题后的能效函数,判定能效函数是否小于设定门限值:如果小于,则继续进行步骤S9;否则,则返回步骤S5;
S9:计算最优能效函数对应的功率分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混合能量供电分布式天线系统能量有效的功率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的分式规划问题的目标函数F(φ)如式(3)所示:
式(3)中,φ表示系统能量效率,Rk表示第k个用户的速率,K表示用户个数,M表示天线单元总数,η表示功率放大器的效率,Pdyn表示系统动态消耗的功率,Psta表示系统静态消耗的功率,Pfir表示RAU连接到中心处理器的光纤损耗,表示天线单元m分配用户k的电网功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混合能量供电分布式天线系统能量有效的功率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的几何规划问题如式(4)所示:
式(4)中,pm,k表示天线单元m分配用户k的总功率,pm,i表示天线单元m分配用户i的总功率,K表示用户个数,M表示天线单元总数,hm,k表示天线单元m与用户k之间的信道响应,表示系统的加性高斯白噪声,αm,k与βm,k均为连续凸函数逼近因子,表示天线单元m最大的发送功率,Rmin表示满足用户QoS保障的最小速率要求,表示天线单元m分配用户k采集能量的功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对混合能量供电分布式天线系统能量有效的功率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的连续凸函数逼近因子如式(5)所示:
式(5)中,表示天线单元m在第i-1次迭代中分配给用户k的功率,hm,k表示天线单元m与用户k之间的信道响应,M表示天线单元总数,K表示用户个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621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固定卡具
- 下一篇:一种新型汽车滤清器拆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