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轧酸泥和碱油泥中和技术及中和产物制备高炉球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96160.1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03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杨大正;高军;曲余玲;侯洪宇;徐鹏飞;贾凡;胡煜晗;耿继双;张大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1/248 | 分类号: | C22B1/248;C02F11/12;C02F11/00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轧 油泥 中和 技术 产物 制备 高炉 方法 | ||
1.一种冷轧酸泥和冷轧碱油泥中和产物制备高炉氧化球团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冷轧酸泥和冷轧碱油泥中和,回收氧化铁并作为高炉氧化球团生产原料,该方法生产的高炉氧化球团的物化性能技术指标为:TFe≥65%;FeO≤1%;抗压强度≥2500N/球,粒度为9mm~16mm;球团混合料中的油份在固结时产生热量,利于烧结,按以下步骤完成:
(1)冷轧酸泥和冷轧碱油泥中和
将冷轧酸泥和冷轧碱油泥分别贮存在料斗中,料斗中的物料经螺旋给料机输送至搅拌桶中,冷轧酸泥、冷轧碱油泥重量比为1:5~6,按固液重量比为1:5~6加入水搅拌均匀,搅拌桶中的混合液pH值控制在6.5~7.5范围内;
(2)分离废油
搅拌桶内冷轧酸泥和冷轧碱油泥经中和沉淀后固液分离,形成中和泥和中和水,由刮油器将中和水液面表面的废油刮到储油槽中收集;
(3)制备中和粉料
搅拌桶内的中和泥经螺旋输送机出料输送至压滤机中,泥饼经烘干、粉碎成中和粉料,中和料粉全铁含量重量比为60~63%;
(4)制备氯化钠和氯化钾
检验搅拌桶内中和水的氯化钠和氯化钾的溶解度,当中和水中氯化钠和氯化钾的溶解度饱和时,排出这部分水至凉水池中,自然蒸发得到化工原料氯化钠和氯化钾,向搅拌桶内续加冷轧酸泥、冷轧碱油泥及水使混合液始终满足固液比为1:5~6,pH为6.5~7.5;
(5)混料:用冷轧酸泥和冷轧碱油泥中和料粉、精矿粉和粘结剂皂土制备高炉氧化球团,将重量比为3%~5%的冷轧酸泥和冷轧碱油泥中和料粉和重量比为97%~95%的精矿粉混合,外加1.1%~1.2%的皂土,其中,冷轧酸泥和冷轧碱油泥中和料粉全铁含量重量比为60~63%,以上原料由圆盘给料机下到配料皮带,运至强力混合机混合均匀;
(6)生球制备:混合均匀的混合料在圆盘造球机上造球,生球经过筛分,生球质量要求如下:粒度在9mm~16mm生球大于80%,生球落下次数大于5次/球,生球抗压强度为15~20N/球;
(7)生球预热焙烧冷却:生球在链篦机回转系统的预热干燥段烘干预热后进入焙烧区,1280~1300℃保温15~20min后进入冷却区冷却得到成品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616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