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慧建筑综合信息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95025.5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328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蒋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新亿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8 | 分类号: | G05B19/04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慧 建筑 综合信息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控制技术,特别设计应用于智慧建筑只能够的智能控制技术,具体的,其展示一种智慧建筑综合信息平台。
背景技术
智能建筑以建筑物为平台和载体,内部集成了能够智能化工作的建筑设备管理系统、信息服务设施、安全保卫设施、环境监测系统等建筑功能系统,并且设立信息和控制中心对整个建筑进行状况监测和集中控制,最终实现建筑的功能、管理、环保、节能等方面的优化,为建筑使用者开发理想的环境和优质的服务。
智能建筑是以各类型的建筑功能系统自身的智能化和集中化管理和控制为基础和起点发展起来的,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功能系统自身的智能化水平和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和完善。
例如,智能照明系统已经能够实现基于时段和环境光照等因素全自动地进行照明设备的开关和强度调节;安全保卫设施可以实现门禁控制、视频监视、异常报警等方面的自动运行和响应;建筑物内的电子告示牌和显示屏幕可以在信息和控制中心的远程操作下实现开关控制和显示内容更新,等等。
当前,智能建筑技术发展的关键已经不在于各个建筑功能系统自身的提升,而在于建筑功能系统的综合集成,智能建筑的系统综合集成并不是各系统的简单叠加,而是要以数据交互传输和功能协同联动为手段。
基于物联网实现的智能建筑的集成系统当中,以区域为单位融合各个建筑功能系统、规划系统架构并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多系统协同和管理控制,相比现有技术面向各个建筑功能系统的网络构架和集中控制,具有明显的优势;
如,为了在智能建筑中的某一房间进行某项会议,需要将该房间的温度、通风、照明调节至适宜的程度,将房间内的显示器和音频装置等信息化设施设置至可用状态,根据参会人员情况对应地设置开放门禁系统,在电子公告牌上显示本会议的名称、起止时间等信息,以及启动相关的闭路监控以避免意外情况等等;
以上管理一部分可以由智能建筑的系统自动实现,而另外一些则只能通过人工设置实现,但是在现有技术的体系结构下,无论是自动还是人工实现上述过程,都需要比较高的成本和比较复杂的控制手段;
由于现有技术中空调、照明、信息服务设施管理、安保等建筑功能系统从基础的感知层是分立构建和组织的,因而信息和控制中心必须在应用层调用不同的功能应用,分别针对各个功能系统进行数据监测、分析、控制及指令下达;
显然,信息和控制中心针对各个建筑功能系统在感知层上的全部或大部分传感器节点和智能设备分别进行相对独立的管理与控制,在现有技术中其硬件成本和通讯方面的开销是比较大的,特别是在多系统协同过程中需要调用各应用功能的控制进程,其实现过程非常复杂;
在以区域构架的物联网实现的智能建筑管理系统当中,信息和控制中心能够容易地调取与会议房间相关的区域,执行数据监测和实现管理控制。
因此有必要建立各建筑功能系统一体化的信息共享和共同控制的机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慧建筑综合信息平台。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智慧建筑综合信息平台,包括功能设施节点、区域集成控制节点、区域控制中心、以及信息和控制中心;
所述功能设施节点处于物联网的感知层,用于对智能建筑的环境状态进行感应生成相应的参数数据,和/或执行建筑设施功能并生成反映自身状态的参数数据。
进一步的,位于感知层的所述功能设施节点包括如下类型:
1)用于对智能建筑的温度、湿度、光照、空气状况等物理量指标进行感应的传感器;
2)用于对物体和人员进行识别并产生相应识别信息的RFID和门禁;
3)智能控制的通风、空调、供暖、灯具、供排水、电力、动力设施,以上设施可以接受指令的控制而自动地执行相关功能,而且能够生成并反馈表示自身运行状态的参数数据,属于物联网概念中的智能化装置;
4)用于安全保卫的闭路摄像、红外监测、烟雾传感等设备;
5)建筑内的电子公告牌、显示大屏幕、视频音响设施、投影装置、公共打印机、公共电话等开发信息服务的信息化设施;
以上设备可受到指令控制并进行数据生成和反馈。
进一步的,所述区域控制中心用于根据功能设施节点的空间位置、功能属性和状态参数确定其依属区域,形成各区域的区域集成子系统的节点构成方案,并且实现功能设施节点的编址和地址分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新亿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新亿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50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术室监控系统
- 下一篇:基于机器视觉状态监控与误差补偿的开放式数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