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在线监测装置实用性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94150.4 | 申请日: | 2017-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856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徐嘉龙;王文浩;华中生;朱义勇;姚晖;许飞;王绍安;刘浩军;何文林;郑纲;乔敏;唐铁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张建青 |
地址: | 31001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压器 溶解 气体 在线 监测 装置 实用性 分析 方法 | ||
1.一种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在线监测装置实用性分析方法,其包括:
将带电检测数据视为真实数据,在线监测数据则为带有误差的失真数据;
通过信号分解,对在线监测数据的系统趋势、随机波动及巨幅跳变的相互分离,将在线监测数据的误差分解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巨大误差,所述的系统误差反映在线监测数据发生整体的“趋势”偏移的情况,所述的随机误差反映在线监测数据围绕趋势发生高频“波动”的情况,所述的巨大误差反映在线监测数据发生“突变”的情况;
将系统误差、随机误差与巨大误差作为测量指标,分别对这三种误差进行量化分析,并进行评价,依次得到巨大误差评价系数、随机误差评价系数和系统误差评价系数,再通过误差综合完成总体误差的评价,得到可用性系数;最后计算在线监测数据的各质量评价指标的可用性综合系数,得出在线监测数据的可用性结果;
设x为在线监测数据的系统误差评价系数,y为在线监测数据的随机误差评价系数,r为在线监测数据的巨大误差评价系数,误差综合得到的可用性系数ρ由下式计算:
需要对在线监测序列进行集合经验模式分解,分别得到多个本征模函数,即在线趋势子序列、随机子序列和巨大误差序列;然后通过在线趋势子序列、随机子序列和巨大误差子序列分别对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巨大误差进行量化;
所述系统误差的具体量化方法如下:对在线监测序列进行集合经验模式分解后,提取其中符合白噪声特征的本征模函数,得到在线监测数据的真实信号序列St与随机误差序列Nt;其中,St作为系统误差的判别依据,并被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在线时间序列对应时间点带电检测数据的部分组成的集合,记作O1,对应的在线时间序列部分为F1;另一部分是在线时间序列对应时间点不带电数据的部分组成的集合,记作O2,对应的在线时间序列部分为F2;记O1、F1部分对整体系统误差的影响权重为α,O2、F2部分对整体系统误差的影响权重为1-α,x1和x2分别表示O1、F1和O2、F2两部分的系统误差评价系数,则整体的系统误差评价系数为x=αx1+(1-α)x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在线监测装置实用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随机误差的具体量化方法如下:通过集合经验模式分解得到在线监测数据的真实信号序列St与随机误差序列Nt,按照在线监测装置的精度要求及真实信号序列St构造误差参考序列N′t,并计算序列mt=St+Nt与m′t=St+N′t的信噪比;
同时,考虑序列mt=St+Nt的时域特征,利用矩形窗函数对mt与m′t每个时间点上的信噪比进行估算,设在线监测序列的时间点总数为n,数据可用的时间点为na,则在线监测装置的随机误差评价系数y=na/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在线监测装置实用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巨大误差的具体量化方法如下:假设Turkey 53H法所识别出的巨大误差为i个,每个巨大误差与平滑值之间的比值为di,di=oi/o′i,其中,oi为实际的在线监测数据,o′i为该在线监测数据的Turkey平滑值,则巨大误差的评价系数r=∑di,之后,对其进行归一化处理,函数映射为使其取值范围在(0,1]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在线监测装置实用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线监测数据的质量评价指标分为放电、过热和正常三种类型,分别用于评价在线装置在放电故障、过热故障和正常情况下的表现;
所述放电评价指标的可用性综合系数计算公式为:ρ∑放电=0.27*ρ氢气+0.12*ρ甲烷+0.08*ρ乙烷+0.16*ρ乙烯+0.23*ρ乙炔+0.13*ρcO+0.03*ρCO2,
其中,ρ∑放电是在线监测装置在设备过热情况下的可用性综合系数,ρ氢气是在线监测装置的氢气可用性系数,ρ甲烷是在线监测装置的甲烷可用性系数,ρ乙烷是在线监测装置的乙烷可用性系数,ρ乙烯是在线监测装置的乙烯可用性系数,ρ乙炔是在线监测装置的乙炔可用性系数,ρCO是在线监测装置的CO可用性系数,ρCO2是在线监测装置的CO2可用性系数;
所述过热评价指标的可用性综合系数计算公式为:
ρ∑过热=0.08*ρ氢气+0.32*ρ甲烷+0.08*ρ乙烷+0.32*ρ乙烯+0.0*ρ乙炔+0.16*ρCO+0.04*ρCO2,
其中,ρ∑过热是在线监测装置在设备过热情况下的可用性综合系数,ρ氢气是在线监测装置的氢气可用性系数,ρ甲烷是在线监测装置的甲烷可用性系数,ρ乙烷是在线监测装置的乙烷可用性系数,ρ乙烯是在线监测装置的乙烯可用性系数,ρ乙炔是在线监测装置的乙炔可用性系数,ρCO是在线监测装置的CO可用性系数,ρCO2是在线监测装置的CO2可用性系数;
所述正常评价指标的可用性综合系数计算公式为:
ρ∑正常=0.3*ρ氢气+0.3*ρ乙炔+0.3*ρ总烃,
其中,ρ∑正常是在线监测装置在设备正常情况下的可用性综合系数,ρ氢气是在线监测装置的氢气可用性系数,ρ乙炔是在线监测装置的乙炔可用性系数,ρ总烃是在线监测装置的总烃可用性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415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角度旋转式钻孔工装
- 下一篇:一种基于舱门细节模型的强度校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