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水稻稻瘟病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94027.2 | 申请日: | 2017-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41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钟积东;谭志奇;周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神隆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01N63/02;A01P3/00;C12R1/04;C12R1/07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赵青朵 |
地址: | 410004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水稻 稻瘟病 复合 微生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防治稻瘟病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水稻稻瘟病(Blast Fungus)是全世界稻区危害最严重的水稻病害之一,又名稻热病,俗称火烧瘟、吊头瘟、掐颈瘟等。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对水稻造成危害,其危害遍及水稻的各个部位,有苗稻瘟、叶瘟、叶枕瘟、节稻瘟、穗颈瘟、枝梗瘟和谷粒瘟等。一般造成水稻减产10%~20%。以我国为例,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病的年发生面积均在380万公顷hm2以上,年损失稻谷达数亿公斤。
目前,化学农药是防治稻瘟病的一种主要措施,但是大量和长期使用化学农药,既增加生产成本,也易导致病原菌产生抗药性而降低防治效果,同时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生态平衡,给人类健康及环境安全带来严重隐患。而由于稻瘟病病原菌遗传复杂、致病多样和极易变异等特点,新培育的抗病品种需辛苦培育,且常在推广数年内失去抗性,降低了该方法控制稻瘟病的效果。为此,发展安全、无毒副作用、不污染环境、不易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的微生物农药至关重要。
拮抗菌是一种能够在植物体内存活而不对寄主植物具有明显危害的微生物,且由于田间操作、气候变化等因素对其生长、繁殖和防治效果的影响较小,是一种天然的微生物活体农药。目前所分离得到的抗病性拮抗菌大多是易培养的细菌和真菌类群。
中国专利CN104195064A公开了一种体外高效拮抗稻瘟病菌的水稻拮抗放线菌,其从籼稻谷梅4号中筛选获得一株水稻拮抗放线菌,属于链霉菌属,其能够对至少5种不同生理小种的梨孢霉菌(稻瘟病的致病真菌)有拮抗作用;中国专利CN105567596A公开了一种放线菌及其应用,其公开了一种富阳链霉菌,通过平板对峙试验检测出该菌株对稻瘟病菌的抑制率为48.6%;文献《稻瘟病生防放线菌A11菌株的发酵条件研究》(张宇等,中国农学通报,第21卷第5期,2005年5月)也公开了放线菌A11对稻瘟病菌的拮抗能力,在特定条件下抑菌率平均达到57.4%。
中国专利CN101962623A公开了一种可防止水稻稻瘟病和纹枯病的短小芽孢杆菌,在田间稻瘟病试验中,喷有该菌株次生代谢物的水稻,病感指数为16.7%,而对照的病感指数为67.8%。
虽然以抗稻瘟病菌的拮抗菌活体作为农药制剂,不仅能以其更安全的生物代谢物避免化学农药产生的隐患,还可以利用拮抗菌与病原菌之间的拮抗对应关系,减少稻瘟病病菌多样、易变异带来的影响,但是筛选出来的拮抗菌本身能力高低不一,且单一使用仍有所欠缺,易产生抗药性,同时在防效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水稻稻瘟病的复合微生物菌剂,使得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具有较高的防效,可应用于稻瘟病的防治中。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治稻瘟病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包含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6277的放线菌CZ1367的孢子粉,以及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6276的短小芽胞杆菌WX812的菌体和芽胞。
针对现有水稻稻瘟病拮抗菌在稻瘟病防治效果上不足的缺陷,本发明采用放线菌和短小芽孢杆菌两种微生物菌株组成复合微生物菌剂,两种菌株通过协同作用提高了对稻瘟病菌的抑制作用。
所述放线菌CZ1367和短小芽胞杆菌WX812均于2016年5月23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
作为优选,所述放线菌CZ1367的孢子浓度为1~50亿/g,短小芽胞杆菌WX812的菌体和芽胞浓度为50~200亿/g。
作为优选,所述放线菌CZ1367的孢子由以下方法制备获得:
步骤1、将放线菌CZ1367接种到试管固体培养基斜面上,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水1000ml,pH值7.4,于28℃下培养7天,获得试管种;
步骤2、先配制液体种子培养基,液体种子培养基配方为酵母膏4g,葡萄糖4g,麦芽膏10g,琼脂20g,水1000ml,pH值7.2;在每个三角瓶中装入100ml液体培养基,121℃灭菌30分钟,冷却后接入1cm2所述试管种,28℃下于转速为200r/min震荡培养7天,获得种子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神隆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神隆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40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株防治果蔬真菌性病害的生防菌
- 下一篇:挂壁落地两用拉幕蚊帐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