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放射线检测装置和放射线成像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90956.6 | 申请日: | 2017-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388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猿田尚志郎;野村庆一;长野和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T1/202 | 分类号: | G01T1/202 |
代理公司: | 11293 北京怡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迟军 |
地址: | 日本国东京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放射线 检测 装置 成像 系统 | ||
1.一种放射线检测装置,包括:
外壳;
第一放射线成像面板和第二放射线成像面板,被布置为在外壳中彼此重叠;及
放射线吸收部分,布置在第一放射线成像面板和第二放射线成像面板之间,
其中放射线吸收部分包括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及
第一构件包括添加有包含从由镧、铈、镨、钕、钷、钐、铕、钆、铽、镝、钬、铒和铥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元素的颗粒的树脂;以及
所述第二构件包括金属板,所述金属板包含从由铜、银、锌和锡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元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一构件不向第一放射线成像面板和第二放射线成像面板生成能由第一放射线成像面板和第二放射线成像面板检测的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二构件不包含从由镧、铈、镨、钕、钷、钐、铕、钆、铽、镝、钬、铒和铥构成的组中选择的元素。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一构件的K吸收边处的能量不小于38keV且不大于60keV。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一构件不将放射线转换成可见光。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一构件具有不小于100μm并且不大于1000μm的厚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一放射线成像面板和第二放射线成像面板中的每个包括闪烁体和被配置为检测由该闪烁体从放射线转换得到的光的检测单元,
其中,面板和第二放射线成像面板中的至少一者还包括确保闪烁体的反射比的构件,以及
其中,第二构件被与用于确保反射比的构架分离地设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包括在第一放射线成像面板和第二放射线成像面板中的检测单元通过放射线吸收部分彼此相邻布置。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一放射线成像面板被布置成比第二放射线成像面板更靠近放射线入射侧,
第一放射线成像面板包括所述闪烁体中的第一闪烁体,
第二放射线成像面板包括所述闪烁体中的第二闪烁体,及
第一闪烁体的放射线吸收率不大于第二闪烁体的放射线吸收率。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一闪烁体包含铊激活的碘化铯(CsI:Tl),
具有从布置在第一放射线成像面板上的检测单元和第一闪烁体之间的界面在与所述界面相交的方向上生长的柱状晶体结构,
在相对于所述界面的正交投影中,如果填充因子是第一闪烁体的柱状晶体的面积与第一闪烁体的柱状晶体和所述柱状晶体之间的间隙的面积之比,则满足
第一闪烁体的膜厚度[μm]×填充因子[%]≤8000[μm·%]。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放射线吸收部分还包括被配置为遮蔽可见光的遮光构件,及
遮光构件至少布置在第一放射线成像面板和放射线吸收部分之间或者第二放射线成像面板和放射线吸收部分之间。
12.一种放射线成像系统,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放射线检测装置;及
信号处理单元,被配置为处理来自放射线检测装置的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株式会社,未经佳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095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面阵目标搜索扫描成像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浅井检波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