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香蕉黄叶病的复合肥料及其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190887.9 申请日: 2017-03-28
公开(公告)号: CN107098741A 公开(公告)日: 2017-08-29
发明(设计)人: 杨胜祥;周国泉;傅深渊;况燚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农林大学
主分类号: C05G3/00 分类号: C05G3/00;A01C21/00;A01G13/00
代理公司: 贵阳春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2109 代理人: 李剑
地址: 311300 浙***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防治 香蕉 黄叶 复合肥料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香蕉黄叶病的复合肥料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香蕉在热带地区广泛栽培食用。香蕉味香、富含营养,终年可收获,在温带地区也很受重视。植株为大型草本,从根状茎发出,由叶鞘下部形成高3~6公尺(10~20尺)的假杆;叶长圆形至椭圆形,有的长达3~3.5公尺(10~11.5尺),宽65公分(26寸),10~20枚簇生茎顶。穗状花序下垂,由假杆顶端抽出,花多数,淡黄色;果序弯垂,结果10~20串,约50~150个。植株结果后枯死,由根状茎长出的吸根继续繁殖,每一根株植株可活多年。

香蕉黄叶病又称为香蕉枯萎病,香蕉巴拿马病害。是中国香蕉产区最严重的,最有毁灭性的病害。病原菌是香蕉萎蔫尖镰孢菌古巴专化型。叶片染病,迅速枯萎,先变黄后变褐,最后干枯,严重时整株死亡,干枯叶悬挂于枯枝上不脱落。茎部染病主要引起维管束病变,纵切病茎可见维管束变为红褐色斑点状或线条状。病株根茎横剖可见红褐色病变的维管束斑点。近年该病为害日趋严重。为了有效控制香蕉黄叶病的蔓延,提高当地香蕉的产量,进一步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因此合理的防治香蕉病害的发生,促进香蕉生长和果实的丰收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香蕉黄叶病的复合肥料,有效地防治香蕉病害的发生,促进香蕉的生长和果实的丰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治香蕉黄叶病的复合肥料,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电气石10~25份、微量元素3~12份、稀土元素4~10份、五氧化二磷4~10份、γ-聚谷氨酸4~12份、磷酸二氢钾5~10份、高岭土12~20份、黄瓜藤5~15份、羟甲基纤维素4~14份、黄芪多糖6~12份、腐殖酸3~9份、发酵豆粕15~25份、木质素磺酸钠4~12份。。

电气石由于具有热电性及压电性,容易因静电效应而带电,产生负离子,粒径越小,表现带电性能越强,电气石还具有水解性、吸附和反发性,能产生4~14微米波段的红外线。电气石中的含硼量高达6~10%,硼是植物生长素,它可以促进植物细胞膜的生长速度,对植物的生长起到加速作用。同时本发明的复合肥料中的有益矿物质溶出,释放到土壤中,供给植物生长。并且本发明中电气石与高岭土以及磷酸二氢钾有很好的配伍性,经过合理的配比,使得养分的吸收率、利用率、土壤理化性状都得到明显提高和改善,有效地防止香蕉黄叶病的发生。

作为优选,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电气石22份、微量元素8份、稀土元素9份、五氧化二磷8份、γ-聚谷氨酸10份、磷酸二氢钾7份、高岭土15份、黄瓜藤8份、羟甲基纤维素12份、黄芪多糖12份、腐殖酸6份、发酵豆粕22份、木质素磺酸钠8份。

作为优选,所述的稀土元素选自稀土氯化物或稀土氧化物。

作为优选,所述的稀土氯化物为三氯化铈、三氯化镧、三氯化镨、三氯化钕、三氯化铕和三氯化钐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的稀土氧化物为氧化铈、氧化镧、氧化镨、氧化钕、氧化铕和氧化钐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微量元素为硫酸锌、硫酸铜、硫酸亚铁以及硼砂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发酵豆粕由豆粕经过假单孢杆菌发酵40~45天制备而成。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的复合肥料在防治香蕉黄叶病上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发明经过合理配制制备得到的复合肥料,将电气石、高岭土、发酵豆粕配合之后,配伍性较好,可以发生协同增效作用,香蕉黄叶病的防治率较高,而且大大地提高了香蕉的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详细说明如下,但不因具体的实施例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防治香蕉黄叶病的复合肥料,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电气石25份、微量元素6份、稀土元素4份、五氧化二磷10份、γ-聚谷氨酸4份、磷酸二氢钾10份、高岭土12份、黄瓜藤5份、羟甲基纤维素14份、黄芪多糖6份、腐殖酸9份、发酵豆粕25份、木质素磺酸钠4份。

所述畜禽粪为牛粪、羊粪、马粪以及猪粪的混合物。

所述微量元素为硫酸锌和硫酸铜的混合物,所述硫酸锌与硫酸铜的重量比为1:1。

所述的稀土元素为三氯化铈、三氯化镧、三氯化镨、三氯化钕、三氯化铕和三氯化钐的混合物。

所述发酵豆粕由豆粕经过假单孢杆菌发酵40天制备而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农林大学,未经浙江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08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