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轨道动刚度检测设备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90697.7 | 申请日: | 2017-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98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平;赵才友;卢俊;盛曦;易强;徐井芒;肖杰灵;陈嵘;韦凯;邢梦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中国铁路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5/00 | 分类号: | G01M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吴开磊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 刚度 检测 设备 系统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轨道动刚度检测设备及系统,涉及轨道检测技术领域。该轨道动刚度检测设备包括激振器、与所述激振器连接的固定装置、与所述激振器连接的力传感器、与钢轨连接的位移传感器、分别与所述力传感器和所述位移传感器连接的数据采集装置、与所述数据采集装置连接的计算机以及用于夹持固定钢轨的夹具组件,所述夹具组件与所述力传感器连接。所述夹具组件包括夹具连接件、夹具底座、第一夹板以及第二夹板,所述夹具连接件连接于所述夹具底座与所述力传感器之间,所述夹具底座远离所述夹具连接件的一侧与所述钢轨表面配合。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安装拆卸方便快速、力传递性稳定可靠以及检测精度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检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轨道动刚度检测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进行轨道刚度检测时,首要的就是对钢轨轨道施加力,对轨道结构施加动荷载一般选用激振器。激振器产生力给力传感器,如果力传感器与钢轨之间的连接不得当,导致力传感器上的力是钢轨实际受到的力,钢轨受到的力会与力传感器和钢轨之间的力产生偏差,影响检测可靠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动刚度检测设备及系统,具有安装拆卸方便快速以及力传递性稳定可靠、检测精度高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种轨道动刚度检测设备。所述轨道动刚度检测设备包括:
用于产生激振力的激振器;
与所述激振器连接用于将所述激振器固定于钢轨上方的固定装置;
与所述激振器连接用于将所述激振器产生的激振力传递给钢轨并检测所述钢轨上的力信号的力传感器;
与钢轨连接用于检测所述钢轨的位移信号的位移传感器;
分别与所述力传感器和所述位移传感器连接用于采集所述力信号和所述位移信号的数据采集装置;
与所述数据采集装置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力信号和所述位移信号计算出轨道刚度的计算机;以及
用于夹持固定钢轨的夹具组件,所述夹具组件与所述力传感器连接;
所述夹具组件包括夹具连接件、夹具底座、第一夹板以及第二夹板,所述夹具连接件连接于所述夹具底座与所述力传感器之间,所述夹具底座远离所述夹具连接件的一侧与所述钢轨表面配合;
所述夹具底座包括一限位部和两夹持部。所述限位部位于两夹持部之间,所述限位部与所述钢轨表面接触用于实现所述钢轨对所述夹具底座的限位。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分别与所述两夹持部配合以实现所述夹具组件与所述钢轨的夹持固定。
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夹具连接件包括轴承连接件、轴承以及第一螺母、第一螺杆及第二螺杆;
所述轴承连接件与所述夹具底座连接,所述轴承连接件两端设置有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杆穿过所述轴承连接件两端的第一螺孔与所述轴承连接,所述第一螺母套设于所述第一螺杆将所述第一螺杆与所述轴承连接件固定,所述轴承上设置有第二螺孔,所述第二螺杆一端与所述第二螺孔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力传感器连接。
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力传感器上设置有用于通过所述第二螺杆将所述力传感器与所述夹具组件连接的第三螺孔。
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夹具组件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夹具底座与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连接的固定件。
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激振器包括激振器本体和激振器安装板,所述激振器本体与所述激振器安装板连接,所述激振器安装板上设置有多个用于通过紧固件与所述固定装置连接的孔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中国铁路总公司,未经西南交通大学;中国铁路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06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