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械零固件产品加工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90667.6 | 申请日: | 2017-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431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吴小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小江 |
主分类号: | G05B19/406 | 分类号: | G05B19/406 |
代理公司: | 台州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29 | 代理人: | 詹锐 |
地址: | 318050 浙江省台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 零固件 产品 加工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零部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机械零固件产品加工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技术的广泛应用,机械行业作为主导产业,引领着各行各业领域的发展,其发展强弱是衡量一个国家的重要指标。机械领域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向,即微小型方向和超大型方向,其中微小型产品的设计与幵发被比喻为本世纪的十大关键技术之一。
据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6-202年中国机械零部件加工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潜力研究报告显示,近几年机械零部件的产能跟不上市场的发展,零件加工成为紧缺资源,目前的这个行业的市场前景非常的可观,但是考虑到未来发展,企业应该加强供应链的维护与建设,才能有效的克服行业经济波动对零部件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的风险和影响,发挥装备优势,零部件企业近年开始向相关机械行业零部件加工领域进行多元化拓展,当下,我国的机械零部件加工系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完善和解决,例如:机械零部件的产品质量问题有待加强,产品的生产效率有待提高,加工机械零固件的尺寸范围相对单一等,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一种机械零固件产品加工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零固件产品加工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械零固件产品加工系统,包括加工控制系统,所述加工控制系统的输入端通过摄像模块与产品显示终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加工控制系统的输入端通过成品检测模块分别与硬度检测模块、耐磨度检测模块和尺寸检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且硬度检测模块、耐磨度检测模块和尺寸检测模块的输入端与产品计数系统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加工控制系统的输入端与系统安全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加工控制系统的输入端与存储备份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加工控制系统的输入端通过产品成型模块与参数设置系统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且产品成型模块与图像显示终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产品计数系统包括合格品计数模块。
优选的,所述系统安全模块包括蜂鸣警报器。
优选的,所述产品成型模块包括图像绘制软件。
优选的,所述图像显示终端和产品显示终端为电脑、或电视机。
优选的,所述参数设置系统的显示界面为触摸式参数设置界面。
优选的,所述摄像模块为耐高温摄像头。
优选的,所述参数设定系统包括单位转换模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机械零固件产品加工系统不仅智能化程度高,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有助于保障机械零固件产品加工的合格率,操作简单方便,可以满足不同尺寸和型号的机械零固件进行加工,同时,设有硬度检测、耐磨度检测以及尺寸检测模块,可以保障机械零固件产品的质量,值得大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机械零固件产品加工系统,包括加工控制系统,所述加工控制系统的输入端通过摄像模块与产品显示终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加工控制系统的输入端通过成品检测模块分别与硬度检测模块、耐磨度检测模块和尺寸检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且硬度检测模块、耐磨度检测模块和尺寸检测模块的输入端与产品计数系统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加工控制系统的输入端与系统安全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加工控制系统的输入端与存储备份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加工控制系统的输入端通过产品成型模块与参数设置系统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且产品成型模块与图像显示终端连接,所述产品计数系统包括合格品计数模块,所述系统安全模块包括蜂鸣警报器,所述产品成型模块包括图像绘制软件,所述图像显示终端和产品显示终端为电脑、或电视机,所述参数设置系统的显示界面为触摸式参数设置界面,所述摄像模块为耐高温摄像头,所述参数设定系统包括单位转换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小江,未经吴小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06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轴加工伸缩浮动爪卡盘
- 下一篇:一种可变夹紧力的精密工装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