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热量高清洁可循环利用的新能源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90493.3 | 申请日: | 2014-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489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何运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运安 |
主分类号: | F22B1/18 | 分类号: | F22B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5424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热量 清洁 循环 利用 新能源 | ||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开发一种新能源。
背景技术:
二十世纪初在高中化学课本中就有水的化学性质:在高温环境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发出高温,又还原成H2O。
应用在氢氧吹管中切割金属或焊接金属。由于成本高不能广泛推广应用。
原来以木炭为能源、以蒸汽为动力的汽车,遇上天下雨路滑爬不上斜坡时,司机便走出驾驶室打开炭炉的小门子向炉内泼进一小瓢清水,这些水在炭炉的高温中立即分解燃烧使锅炉产生足够的蒸汽,汽车便顺利爬上了斜坡。
过去茅屋发生火灾,当时没有现在的水龙,只能用桶挑水,用瓢泼水,由于火势猛,泼上少量的水立即分解燃烧,这就正如火上加油!
上述具体实际充分证明了水是可以燃烧的。为了让人们坚信无疑于是在2013 年11月30日进行了一次史无前例的燃烧水的试验。
发明内容:
一、表明的目的:
根据上述背景技术,为了开发新能源,缓解能源紧缺的局面,尤其是解决当前全球性的严重大气污染难题。
二、技术方案:
提高水温和炉温,达到水能分解燃烧——达到水的燃点。
三、有益效果:
根据水的化学性质,水在高温环境中分解成氢和氧,氢可以燃烧,氧可以助燃而发出高温,现有技术是电解水应用在氢氧吹管中切割金属或焊接金属。由于成本高不能广泛推广应用。氢是二十一世纪最好的能源,一克氢的发热量是140焦耳,相当一克石油发热量的三倍。而燃烧后又还原成水,可以循环利用,永不消失,是最理的清洁能源,解决严重大气污染的难题。原来每座加热炉都必须附设一条高耸入云的烟囱。这是因为地面的气压最高,而距离地面越高,气压就越低。根据这个原理,利用烟囱形成的气流把炉膛内的黑烟和余热排放到高空中,但是浪费了大量的余热。为了利用这些余热,可采用鼓风机取代原来烟囱形成的气流,改造原来的烟囱,通过管道输送进蒸汽锅炉的加热炉,这样可以节省大量能源,又改变了中国能源利用率低的落后状况,至此,可以让人们深刻认识并理解这项重大发明的有益效果;其一,全面高效地解决了大气污染的难题,让天空蔚蓝空气清新,人们生活舒适、身体健康、心情抒畅;其二,从根本上杜绝了频频发生的矿难事故,真正体现了珍惜生命的人道主义内涵;其三,水是廉价资源,为国家经济建设节省巨额投资,所以这项发明确确实实是国家经济建设高速持续健康发展的催化剂,是热能领域的大变革、是划分热能时代的标志,揭开了能源循环利用的新纪元;其四,由于氢与氧发生氧化反应又还原成水,永不消失可以循环利用,因此,在列车、轮船、舰艇、飞机……大量消耗能源的地方就不必储备大量能源了,远程飞机也不必空中加油。
四、具体实施方式:在炉温达到水能分解燃烧——达到水的燃点,向炉内喷进蒸汽就立即燃烧。所指蒸汽是蒸汽锅炉产生的蒸汽。在全面实施蒸汽作为燃料之后,燃烧后排出的都是蒸汽,回收燃烧后排出的蒸汽,以及热电厂蒸汽轮机排出的蒸汽,通过管道输送循环利用,既节能又减排,解决了大气污染的重大难题。水是廉价资源,为国家经济建设节省巨额投资。
对于频频停火、起火的加热炉,如陶瓷炉、石灰炉、砖炉……为了减少起火时间、节省起火燃料、提高生产效率,所以采用转炉。具体措施是:中间设置一个连续燃烧,并可以360度转动的加热炉,周围设置若干个可以装卸需要加热产品的固定加热炉。
氢和氧在高温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发出高温,又还原成水,达到了制造和使用的目的,可以循环利用,不污染环境。这是一项最简便、最理想、最完美的重大发明,达到了利用水资源的最高顶峰,该发明的产品是氢,是一种特殊产品,制造工艺也是特殊工艺。加热炉只要达到技术方案的高温,喷进蒸汽,就立即把氢制造了出来,这种产品不需要储存,也不必运输,制造和使用几乎同时进行。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具有方法简单、方案切实可行,都是巧妙地、轻而易举地利用了现成的炉温,当炉温达到水的燃点,喷进蒸汽,就立即燃烧。这是范围极广、成本极低、效益极高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本发明全面推广实施,关键是加强蓄水措施。因此,必须与水利部门加强协调,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水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最能说明发明的化学式。
图2是转动加热炉和固定加热炉相连接的示意图,标记1为转动加热炉的转动轴及蒸汽进入口,2为转炉的底座,3为转炉的炉体,4为转炉和固定炉连接的可伸缩接口,5为固定炉的炉体,6为回收燃烧后排出的蒸汽输送管,7为鼓风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运安,未经何运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904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