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字化智能皮带抽油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89188.2 | 申请日: | 2017-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307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廖启安;苏菁;廖大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大林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F04B47/02;F04B49/06;F04B53/00;F04B5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字化 智能 皮带 抽油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田抽采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数字化智能无游梁抽油机。
技术背景
100多年来, 油田抽油机主要是游梁式抽油机, 该型抽油机具有运行平稳,皮实可靠的特点, 但也存在着体积庞大,冲程短, 冲次高, 效率低, 耗能高的缺点。随着油田开采的年代久远, 地下原油越来越少, 开采的油层越来越深, 这种游梁式抽油机使用的局限性越来越突出, 于是近二十年来, 科研人员又研制了各式各样的无游梁式抽油机, 这种抽油机具有长冲程, 低冲次等特点, 适用于供液不足, 大泵提液, 小泵深抽等场合, 无游梁式抽油机虽然品种繁多, 各有特色, 但仍要数美国Longview发明的宽带抽油机(专利号4916959) 推广数量最多, 几乎成为无游梁式抽油机市场的50%以上,该机具有长冲程,低冲次, 运行平稳, 可靠性较高等特点, 但也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牵引皮带遇风振颤飘移; 二是皮带与机架距离太近修井困难, 致使井口作业需整机后移作业, 耗时费力; 三是噪音大, 源于12只扶正轮与机架的滚动摩擦; 四是调节链条张紧力需停车,过一段时间就要调整一次; 五是存在安全隐患,配重在机架内仅靠刹车制动,没有保险措施,一旦刹车失灵,极有可能对人员和设备造成伤害; 六是风沙雨水易侵入机体内污染润滑油; 七是防盗功能缺失, 机体内配重钢板及润滑油易被不法分子偷盗; 八是电动机功率配备与游梁式抽油机相同功率, 功率裕度大, 造成大马拉小车。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宽带抽油机的上述不足,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字化智能皮带抽油机, 该抽油机不仅能够满足油田一般工况下的常规抽油, 而且能够适应供液不足, 大泵提液, 小泵深抽, 稠油抽采 , 机械效率高, 噪音低 , 不用移机, 操作简便,智能控制,安全可靠, 节能环保。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数字化智能皮带抽油机, 是由机座机架系统,动力传动系统, 皮带牵引系统,润滑系统,刹车系统,数字化智能控制系统构成。
所述机座机架系统:折叠式机座是该型抽油机的基础,控制柜设置在折叠式机座的后部,机架安装在折叠式机座前部, 机架由两根H型钢为立柱, 在两立柱之间用钢板焊接, 构成矩形中空箱体, 在其下部用铸铁铸造油底壳封闭, 构成油箱,在其后侧中部用斜撑与折叠式机座相连接,构成直角三角形,以增强机架稳定性; 在机架前侧下部设置检查门,在机架的顶部联接上平台 , 在上平台的中部设置后导轮 ,前部设置前导轮,在上平台上面设置护罩。
所述动力传动系统:电机和减速机安装在折叠式机座前机座上, 电机的运行由数字化智能控制系统控制,电机与减速机用三角带传动, 减速机输出轴伸到机架内,在输出轴轴端安装主动链轮, 在机架后侧上中部(从主动链轮轴向上截取冲程长度), 设置被动链轮座, 在被动链轮座下部设置自动调节链条张紧装置,在被动链轮轴上安装被动链轮, 在主、被动链轮之间用链条传动,在链条的始端和末端设置特殊链节即曲拐 , 该曲拐一端作为特殊链节, 另一端与换向器连接 , 换向器安装在配重下面的换向器运行框架内,上下有平行轨道, 换向器安装在上下轨道之间,链条将电机的动力通过曲拐传递到换向器,对配重起捧上压下作用而传递电机功率,同时通过换向器将电机的连续圆周转动变成配重的上下往复运动;
所述皮带牵引系统:配重设置在机架内, 顶部皮带连接座与内芯钢丝绳三角胶带始端连接, 内芯钢丝绳三角胶带末端绕过后导轮、前导轮与悬绳器相连接, 悬绳器与光杆用方卡子连接; 所述配重,是用钢板焊制的矩形中空箱体,顶部焊接皮带接头座,上部设置隐藏式安全杠,配重中部腔室放置配重钢板,钢板制成标准块,根据悬点负荷增加或减少 , 在配重下部设置换向器运行框架,在配重顶部和底部的四角设置扶正装置, 与机架滑动配合,保证配重往复运动安全顺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大林,未经廖大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91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