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光刺激视觉神经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便携式治疗仪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88035.6 | 申请日: | 2017-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19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关一夫;常世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关一夫 |
主分类号: | A61N5/06 | 分类号: | A61N5/06;A61F9/04 |
代理公司: | 沈阳智龙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21115 | 代理人: | 宋铁军 |
地址: | 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刺激 视觉 神经 治疗 阿尔茨海默病 便携式 | ||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神经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理学、老年退行性疾病治疗等领域。
背景技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又称老年痴呆病,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病,起病隐袭,病程缓慢,持续进行,难以早期发现,是老年期痴呆最常见的一种类型。AD的临床表现是进行性精神状态衰变,包括渐进性记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人格改变、语言障碍等神经精神症状,行为失常甚至发生意识模糊等。AD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社交、职业与生活功能[1]。
AD患者初始发病年龄多在50岁以后,并且AD发病率随年龄增高,65岁以上患病率约为5%,85岁以上则为20%,妇女患病率是男性患病率的3倍。AD患者通常在发病后5~6年内死于继发感染和全身衰竭。2011年,哈佛公共卫生学院(Harvard School of Public Health)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欧美主要城市人群中,AD是仅次于癌症的第二大忧患[2]。到2050年,全球AD患者人数预计从如今的0.44亿增加到1.355亿。日益增加的AD将会导致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成本[3]。单在美国,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就需要花费近2,260亿美元。因此人们迫切需要新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手段。
A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阐明。目前得到普遍认可的学说有由于Aβ-淀粉样蛋白聚集在大脑神经细胞外表面上形成的沉积斑块[4],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形成的神经细胞内神经原纤维缠结[5],以及神经元丢失伴胶质细胞增生等。神经原纤维缠结在神经元胞质中,这种神经原纤维缠结发展到一定程度,可使神经元变性、破坏,残留下嗜银的螺旋斑块,中间为淀粉样核心,即老年斑。Aβ-淀粉样蛋白聚集在大脑皮质和海马的沉积斑块机制最为流行,Aβ沉积斑块还见于纹状体、杏仁核和丘脑。从局部而言,Aβ-淀粉样蛋白沉积斑块是神经原纤维缠结发展到晚期的产物。此外,AD患者脑内还有神经元丧失,皮质紫褐质聚集和星形细胞增生等。
由于A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未明,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常用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改善认知功能及记忆障碍;对症治疗改善精神症状;良好的护理延缓病情进展。药物和康复治疗以改进认知和记忆功能,保持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提高生存质量为目的[6]。但是这些治疗收效甚小,特别是还没有针对溶解和减少Aβ-淀粉样蛋白沉积斑块的有效药物和方法。研究表明,如果在Aβ-淀粉蛋白沉积斑块明显形成后,再针对AD的治疗效果是非常有限的[6]。迄今为止,阿尔茨海默病是处在一种无法预防、无法早期发现和无法治疗的困境。
大脑对光刺激的反应早已为人所知[7],但是,光刺激对阿尔茨海默病人大脑的作用只是在近年得到了人们的关注[8]。
Icaccarino等人报道了一项研究结果[9]。将AD模型小鼠(5XFAD)置于黑色试验箱中,利用LED光刺激小鼠一小时:然后检测AD小鼠视觉皮层中的Aβ-可溶性蛋白以及Aβ-淀粉样蛋白沉积斑块。实验选用了六种不同的刺激方法:20赫兹调控的闪烁光、40赫兹调控的闪烁光、80赫兹调控的闪烁光、无序闪烁光、持续光、以及无光。检测结果表明,利用40赫兹调控的LED闪烁光刺激的AD小鼠有明显的不同。AD小鼠视觉皮层中的可溶性A 1-40和可溶性A 1-42表达量分别减少了57.96%和57.97%。相同的实验也在另一种AD模型小鼠(APP/PS1)实验中得到了验证。免疫组化结果还表明,5XFAD小鼠视觉皮层的小胶质细胞的数量没有变化,但是小胶质细胞的直径增加了65.8%。而利用其他五种刺激方法没有改变小鼠的可溶性A 1-40和可溶性A 1-42表达量。
在进一步的长期刺激实验中,即40赫兹闪烁光刺激小鼠,每天刺激一小时,连续刺激7天,结果还显示,与对照组(无光刺激)相比,5XFAD小鼠视觉皮层上的A沉积板块的数量减少了67.2%,A沉积板块的面积减少了63.7%。这表明,LED光刺激眼部可以改善AD小鼠的疾病状态。基于同样的原理,光刺激人眼部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治疗AD患者的疾病状态。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LED光刺激眼部来治疗、改善以及预防阿尔茨海默病的便携式治疗仪。参考文献
[1]Siarkosa,K.T.et al.A Review of 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s for Depression in Alzheimer’s Disease.J.Alzheimer’s Disease 48,15–34(20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关一夫,未经关一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80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